至少还会有一次救市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变革,信用,救市
  • 发布时间:2011-08-22 09:22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也不管究竟日后会有什么结果,政府至少还会救市一次。这不是什么乐观的判断,实际上,我相当悲观。

  由于我总是非常乐观,此时,我很不好意思。但我还是想对你说,政府正在失去它最起码的信用,而且这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以为政府还会做挽回的努力,也许反复地努力,也许很快就发现反复多次也不行。

  政府信用的丢失,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的崩溃,也不是世界的末日。实际上,在一些人眼中,新世界和新秩序总是在旧世界和秩序被反复证明不行时才会真正诞生。但痛苦必将出现,现在无法判断这番痛苦的程度。现实世界的人们无法理解历史、也无法经历历史,人们只好任凭自己的感觉去创造历史。

  这么沉重的话题似乎与证券市场不搭界。大多数情况、大多数时间里是这样的,但现在,中国的投资者自觉不自觉地都应该感受到了“沉重”的存在,敏感者甚至已经感受到了近距离的呼吸。

  高铁7·23事故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房地产市场给政府持续制造麻烦的能力也大大超出领导人的智慧,更糟糕的是,我们很快就有可能再经历一场“保障房”闹剧——它不提供任何保障,它提供矛盾。

  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过去六十年、过去三十年一直在面对,金融危机前的十年似乎给人以“黄金岁月”的感觉,以致很多领袖智商降低。在很多政治人物眼中,中国人经受了百年屈辱,只要我们可以不停地赚外国人的钱——“他们就是这样欺负我们的”,我们就不但可以洗刷屈辱,还会得到整个国民的拥护,而不必担心人们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不幸的是,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也有“搞砸了”的时候。显然,危机让他们不再那么放任自己的消费,从而让我们借助他们放任发财的模式难以为继。要知道,这个模式如此地容易形成上下共识,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出口换汇,勤劳工作的人们分享到了发展的利益,却没有太关心事实上购买力差距越拉越大的本质。

  人们会有一种被欺骗和愚弄的感觉,不是吗?但眼下恐怕还只是一些感觉,在完全想明白之前,经济有可能会挣扎,因为官方和民间都会尽力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

  继续谋求以增量发展解决存量矛盾的方法,恐怕不会再一次成功,因为,此番存量矛盾的问题已经达到难以解决的地步。更重要的,存量矛盾还在以一种特别的机制自我创造和自我壮大。深入观察中国当前的社会你会惊奇地发现,发展带来的增量成果已经远远小于存量问题和矛盾的增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我们正在失去改革。是的,改革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但是,改革也不再被人们提起,其内涵正是“以增量替代存量改革”的模式淡出的标志。

  大力发展增量以使有机会和能力解决存量问题、困难和矛盾,这个初衷愿望正在被越来越大的存量反过来吞噬增量的现实替代。改革至少回到了起点,那就是存量的问题究竟如何解决?也许你想搞清楚存量问题到底指什么,套用当前流行的说法是指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是他们不但窃取了改革的成果,而且正在阻挠改革进一步深入。

  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又是谁呢?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权贵,有人说是垄断者,有人说是官僚,有人说是为富不仁者。在我看来,没有太大意义去给它下什么定义,取什么名字,一个最为简单不过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财富、权利、高质量的生活和享受总是向着官僚阶层倾斜和运动?不管它以什么名义——国有的、公共的,还是天然合法的……

  这也就是我非常不看好所谓“结构调整”前景的主要原因,因为真实的结构调整要么是民间力量之间的相互挤压,要么是民间力量在向官方力量抗争后的大败而归。投资者的选择不多,投资者可以再来选择的时点也不多。出于安全,也许还有一次机会,随后就要看更具实质意义的变革的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