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升履新 申万菱信迎来“姜于配”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申万菱信,姜国芳,于东升
  • 发布时间:2011-08-22 12:39
  总经理缺席四个月后,申万菱信基金公司正在迎来新的掌门人。

  《投资者报》记者获悉,在上海金融工委的参与下,申万菱信董事会经过几个月时间,对30多位候选人公开遴选,原汇添富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于东升有望获得该职位。虽然目前还在等待监管层的相关批文,但于东升担任总经理已成为申万菱信员工的共识。

  《投资者报》同时获悉,原万家基金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监欧庆铃有望成为该公司分管投研的副总经理,据万家8月13日公告,欧已正式从万家离职。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基金业界在关心申万菱信新的总经理人选的同时,亦在关心新任总经理与外界普遍认为“强势”的董事长姜国芳之间如何搭档。

  作为第一批在证券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人,上世纪90年代,姜国芳曾和当时的“证券三猛人”——申银证券总裁阚治东、上交所首任总经理尉文渊、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一道活跃在上海滩。军人出身再加上如此背景,姜国芳被外界解读为“强势的董事长”,但接触过他的人却点评他为“儒雅的长者”、“好老板”,阚治东则描述他为“性格豁达开朗”的人。

  相比而言,同样性格豁达开朗、小姜国芳14岁的于东升,善于市场、渠道方面的管理,他在担任汇添富首席市场官、副总经理期间,使得汇添富无论是公司品牌,还是在渠道资源的拓展、公司规模的迈进上,都成绩突出。

  深知渠道对申万菱信发展存在极大掣肘的姜国芳,与深谙包括渠道在内等市场业务的于东升走在一起,看起来存在天然的互补。这也意味着,刚刚稳定股权后的申万菱信迎来的“姜于配”值得期待。

  《投资者报》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于东升与姜国芳,前者目前正在国外休假,后者则以人员未最终公告不愿多谈。

  “最会卖基金的人”

  公开资料显示,于东升生于1971年,曾担任过南方证券西安营业部总经理、计划财务管理总部副总经理,其市场业务始于湘财证券,曾任湘财证券华东管理总部总经理、市场总监,随后至泰达荷银基金公司(现泰达宏利)担任总经理助理、市场业务总监等职位。

  2008年8月,于东升加盟汇添富,担任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主要负责机构、专户、渠道、品牌、客户服务等业务。在其任职的三年里,汇添富品牌及渠道的影响、机构的认同进一步增大。

  令业内关注的是,在公募行业规模缩水的情况下,该公司不但保持稳定,最近三年资产规模还略有上升,由2008年底的472亿元上升至目前的545亿元。

  同时,据《投资者报》独家从银行等渠道了解,汇添富的专户业务提升迅猛,在业绩压力情况下,该公司专户业务规模居行业最前列,且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行业第一。

  这背后的秘密就是该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机构客户的拓展能力。虽然,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汇添富整个管理层重视、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以实干著称的于东升功不可没。

  今年年初,《投资者报》在合理考虑市场及基金业绩因素基础上,通过评测基金新产品发行和老基金持续营销基础上选出2010年10位“最会卖基金的人”,于东升即为其中之一。

  记者也注意到,在汇添富8月13日发布的于东升离任公告的“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一栏中写道:于东升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期间,负责公司市场业务的管理工作,兢兢业业、勤勉尽职,对公司市场体系的构建、市场团队的提升和公司业务发展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对于东升表示衷心感谢,并祝愿他在新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般情况下,其他基金公司人员(即使是总经理)的离职公告中,此项都是空白。这一方面体现了汇添富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汇添富对于东升在任期间工作的肯定。

  证券老人姜国芳

  在新任总经理没有上任之前,申万菱信董事长姜国芳目前还兼任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姜国芳生于1957 年,长于东升14岁。1980 年至1984 年,姜国芳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1984 年至1992 年任职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组织处,1992 年被派到申银证券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姜的证券生涯也正式始于这一年。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九家特大型企业改制为股份制,青岛啤酒是当年第一张真正意义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股票,每家证券公司都知道拿下这张股票承销业务的意义,也正由于此,阚治东带领的申银证券加大了人员配备,姜国芳就在这时,由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调到申银证券。

  在阚治东的《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一书中多次提及姜国芳。阚治东派“性格豁达开朗,善于与各个层面的人打交道”的姜国芳负责带团与青岛市以及青岛啤酒公司正面接触。

  那些年,证券公司的着装较乱,阚回忆道,姜带着一帮西装革履的小伙子到了青岛,受到青岛方面的高度重视。

  几经周折,申银万国与全国30家证券公司一起拿到青岛啤酒发行招标书,并在最后的评审中一举中标取得该股的主承销商和上市保荐商,初到申银证券的第一役,姜国芳就立功不小。

  据阚治东所言,当时在姜国芳的主管下,申银证券营业网点向全国各主要城市展开,而他主抓的经纪业务也是申银证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1996年,申银证券公司和万国证券公司合并成为申银万国,至2004 年,姜国芳但任执行副总裁,兼申银万国(香港)董事长。2004 年申万巴黎基金公司成立(申万菱信前身),姜任董事长至今。

  姜国芳从过军,加之在证券市场打拼进20年,外界的评价是比较强势,但申万菱信员工以及与姜接触过的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姜国芳不乏儒雅,喜欢看书、喝茶,是个“好老板”。

  申万菱信过去的六年

  2004年,由法国巴黎银行旗下巴黎资产公司(下称“巴黎资产”)和申银万国证券共同出资成立申万巴黎基金公司,前者占33%股权,后者占67%。

  这段“联姻”并不愉快。

  谈到合资基金公司的情况,姜国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打比喻说到,国内公募基金业合资公司之所以成功不多,就是一开始谈的时候比较“粗”,结婚了,以后生活不习惯,外方中方都各自坚守各自的利益。

  “内耗较为严重,资产规模忽上忽下”这一点,在申万巴黎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11月,申万巴黎斥资2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申万巴黎添益宝基金,中外股东对此分歧很大。巴黎资产方面认为,注册资本金不能用作投资,但在中方看来,这是基金业内十分普遍的事情,也有利于稳定投资者对于基金产品的信心。

  另外,在2008年12月,申万巴黎进行了增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亿元增为1.5亿元,但原有股东及股东持股比例均保持不变,法方随后希望扩大股权比例,但增加话语权的希望随即落空,为此后股权变更埋下伏笔。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姜国芳属于较强势的董事长,申万巴黎时期,由于中外股东之间的摩擦,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有一定隔阂。

  申万巴黎总经理一般由外方股东委派,董事长则来自中方股东。从成立始至2010年转让股权的6年里,申万巴黎先后有两位总经理,分别是唐熹明和今年5月初正式离任的毛剑鸣。董事长则一直由姜国芳担任。

  Wind数据显示,2007年底,也就是在第一任总经理唐熹明离职前后,申万巴黎资产规模达到216亿元。随着毛剑鸣的上任,到2008年底,资产规模缩水一半,降至105亿元,2009年,规模又突破200亿元达到237亿元,然而2010年前后,资产规模又缩水近一半,降至126亿元。这期间,申万巴黎旗下基金整体业绩也乏善可陈。

  由于巴黎资产同时参股泰达宏利、申万巴黎、海富通三家基金公司,违反了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所以被迫出售两家。作为规模最小的申万巴黎,成为出手的对象。

  2011年3月,巴黎资产将所持有的申万巴黎全部33%的股权转让给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原“申万巴黎”更名为“申万菱信”。

  与此同时,巴黎资产方代表、总经理毛剑鸣4月6日也离职,总经理职务由姜国芳代为履行。

  股权变更完成,为申万菱信走向市场化提供了可能。

  此事,《投资者报》当时也做了相关报道,申万菱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中外方股东一致同意,管理层不再由股东双方互派,而采用市场招聘的方式。

  今年4月中旬,申万菱信开始面向全球招聘总经理、分管投研的副总经理以及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

  至此,继富国、华安之后,挂靠在上海市金融工委下的三家基金公司全部走向市场化。

  “姜于配”互补中觅转机

  记者注意到,汇添富自成立起,就重视公司的品牌建设和投入,而在营销策划方面,汇添富向来领先,在业内较早引进网络互动营销以及通过新基金产品发行、定投等业务,积极探索从粗放式营销到精细化营销,以提高客户的黏度。

  带领汇添富营销团队三年的于东升深谙此道,这正是姜国芳需要的。

  和于东升一样,姜国芳也在思考公募基金的出路,姜认为,基金业眼下最大的问题是经营压力大、规模不稳定、销售成本高。

  “如何壮大销售渠道,是个严峻的问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姜国芳谈到。出身券商的姜明白,就像券商一样,基金公司要有自己的客户账户,为此姜提倡大力发展机构直销和销售平台。

  显然,这方面,于东升是不二的选择。

  《投资者报》记者另外注意到,汇添富和申万菱信基金公司的主渠道都是工商银行。据Wind数据,两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九成都托管于工商银行,这有利于于东升更好地发挥其在渠道方面的作用。

  从姜与于的经历以及各自的主张来看,二人有不少互补之处,申万菱信在股权变更后,或将迎来一次转机。

  《投资者报》记者 岳永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