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的难题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谷歌,雷军,小米手机,摩托罗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19 14:54
“昨天(8月15日)发生了一件大事”,身穿黑色T恤、深蓝色牛仔裤的雷军站在小米手机发布会的台上,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此前一天,Google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当天,雷军在微博中评论说:“此举充分说明了智能手机的竞争就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铁人三项赛。”雷军一手孵化的小米手机刚刚成为新赛手。
谷歌的选择
雷军所谓的手机铁人三项赛,实则是被苹果公司改变了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新游戏规则。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里程碑似的宣布产业从原手机开始有规模地向移动的个人计算设备转变。
作为计算机的移动终端是一种与传统的产品大异其趣的产品,它本质上是“半成品”,它的合用性是由消费者自己在动态中定义的,直到用户将它弃置不用,它都是一个尚待重塑和补充的半成品(关于智能手机的半成品理论,详见本刊4月号《“半成品时代”的生存逻辑》)。
而半成品时代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两大系统:一个是由芯片和操作系统,包括“中间件”组成的广义的操作系统;其次是由软件开发商、专业消费者(proconsumer)形成的生态系统。但凡要建立这两大系统,软硬兼施而后再培育一个生态系统,就成了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习惯了以工业化思维开发和制造产品的传统手机厂商,进入冰河世纪。
在苹果之外,进入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另一个来势汹汹的阵营则是:一些软件或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再比如小米科技。
2005年8月收购Android系统后,2007年1月,谷歌公布Android操作系统,并且开放源代码。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逐渐被开发与完善。此后4年时间,谷歌将Android发展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当完全开源并且免费的Android面世后,被iPhone进攻得灰头土脸的厂商视为救命稻草,摩托罗拉、HTC、三星以及中国本土手机厂商酷派、天宇等相继加入了Android阵营。Android的商业模式则是APP与谷歌的组合——通过搭建平台,拥有一定的用户群后,吸引众多的开放者在此开放应用软件,再通过应用软件捆绑广告。
问题是,应用程序尤其是游戏程序,运算量极大,对系统平台、CPU和内存等软硬件要求都较高。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硬件配置本身就良莠不齐,不同主频CPU、不同的内存,就连生产工艺也相差万别,加之不同产商在Android系统上再做不同的应用平台开发,这些或多或少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更糟糕的是,由于完全没有手机研发和制造经验,Android系统掉入通信专利陷阱。在并购摩托罗拉之前,Android手机面临来自苹果、微软等公司专利侵权的起诉。
谷歌CEO拉里.佩吉在解释缘何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时强调:“我们收购摩托罗拉就是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专利实力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我们抵御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垄断威胁。”
这仅仅是开始,即便强大如谷歌,接下来也必须审慎考虑一个问题:是否要软硬兼施,还是继续轻资产运营?
选择软硬兼施,谷歌目前缺乏硬件制造经验。以苹果手机为例,要成功整合软硬件继而制造出iPhone,其背后涉及极为复杂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绝非一日之功,很难想象长期轻资产运行的谷歌和以传统工业思维生产硬件的摩托罗拉,能够化合出一个美丽新世界。
其次,HTC与三星是使用Android系统的两大产商,一旦整合摩托罗拉,谷歌与它们的关系势必更加微妙,甚至走向破裂。并购消息一出,HTC、三星都纷纷表示,此次并购案对它们并无影响,它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Android。但有趣的一个细节是,据说在消息发布当日,三星重启Bada系统的研发,而这是2009年11月,三星为减少对其他操作平台的依赖而宣布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
另一个选项则是:保留摩托罗拉相关专利,在合适的时间点卖掉摩托罗拉硬件业务。没有硬件系统的操作系统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是否能够抗衡苹果模式?
小米的“软硬”兼施
小米的答案是否定的。
创建之初,小米科技先着力于开发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软件,而后提供部分互联网服务。雷军为小米设计的步骤是,先推出体验良好的操作系统,再通过操作系统聚集一部分粉丝,而后顺势开发硬件产品,最后,通过意见领袖来影响市场。在雷军看来,铁人三项,一项都不能少。
为此,2009年下半年,筹办小米手机的事宜被提上日程,雷军首先找到了原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林斌在谷歌中国研究院期间参与了谷歌地图等多个项目的开发。
彼时,谷歌准备撤离中国大陆,林斌也决定自己出来干点什么,创业的想法得到了李开复的支持。当雷军与他聊过几轮后,林斌以为雷军是想要投资他的项目。再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位天使投资人是想“忽悠”他一起做手机,“有很多人找我,但还真没有做手机的找我”。正式来到小米后,林斌的首要工作就是主持MIUI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是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
之后,雷军找来了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林斌找来了曾任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的黄江吉,小米科技的创业队伍大致被搭建了起来,但他们几人都以软件和互联网为擅长,而手机制造本身又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环节。
虽说按照创业团队的设计,小米的商业模式不纯粹靠卖硬件赚钱,对他们来说,一个手机被卖掉并不是交易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这个服务就体现于软件和互联网。小米进入智能移动终端的路径和目的与谷歌相似,所不同的是,硬件终端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米的生死,却暂不会危及谷歌。
谷歌在推出Android之时就已经是一家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技术水平差距,还是研发能力,小米都与之相差不是一两个级别。对于谷歌而言,开发和推广Android是战略性防守,防止其原有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颠覆。对于营收近300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29%的谷歌而言,养着Android并非不可承受的负担。作为唯一可以抗衡苹果iOS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Android对手机厂商有着巨大吸引力。
但小米却不同。MIUI本身是以Android为基础进行开发的,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技术本身,目前小米还不具吸引力,因此,小米必须开发并推广足够多运用MIUI操作系统的终端,于是,小米手机的推出势在必行。另外,目前的小米尚不具备输出MIUI操作系统,并针对不同的机型做适配的技术储备,统一的硬件环境更有利于BUG的解决。
因此,软硬兼施成了小米唯一的选择,雷军们必须找到一位有开发硬件经验的合作伙伴。在面试了100多人之后,周光平出现了。
周光平原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高级总监,摩托罗拉中国区唯一研发的产品“明”系列便出自他手。摩托罗拉的工作经历,让周光平积累了供应商,尤其是顶级供应商的良好关系,但当周以小米副总裁的身份再去和这些公司谈判时,对方都很客气,但却不能提供小米所期望的供价。
雷军的口才,部分缓解了小米寻找供应商的困境。在谈判时,雷军的技巧是用小米的未来引诱供应商。即便如此,很多大型供应商还是心存疑虑,有些时候,他们便直接打开MIUI的论坛,让供应商看到米粉们的支持和狂热,这才叫对方放下心来。
但问题是,手机生产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强大的iPhone也会因模具而造成信号问题。而小米也并非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8月17日,雷军携小米部分创始人于北京书库咖啡参加腾讯微博论坛时,雷军用现场摔手机这种极端的方式急于向外界证明小米手机的质量没有问题。
发布会当天,1000台定价1699元的工程机售罄一空,小米手机还未量产,关于硬件以及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还未得到市场的检验,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魅族,在推出M9时同样得到了粉丝的追捧,但花屏、死机等问题却让魅族失去了声音。无论怎样,从未有过制造经验的小米都要面临这一关,此后,才能进行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
……
此前一天,Google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当天,雷军在微博中评论说:“此举充分说明了智能手机的竞争就是‘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铁人三项赛。”雷军一手孵化的小米手机刚刚成为新赛手。
谷歌的选择
雷军所谓的手机铁人三项赛,实则是被苹果公司改变了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新游戏规则。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iPhone,里程碑似的宣布产业从原手机开始有规模地向移动的个人计算设备转变。
作为计算机的移动终端是一种与传统的产品大异其趣的产品,它本质上是“半成品”,它的合用性是由消费者自己在动态中定义的,直到用户将它弃置不用,它都是一个尚待重塑和补充的半成品(关于智能手机的半成品理论,详见本刊4月号《“半成品时代”的生存逻辑》)。
而半成品时代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两大系统:一个是由芯片和操作系统,包括“中间件”组成的广义的操作系统;其次是由软件开发商、专业消费者(proconsumer)形成的生态系统。但凡要建立这两大系统,软硬兼施而后再培育一个生态系统,就成了必备的生存技能。而习惯了以工业化思维开发和制造产品的传统手机厂商,进入冰河世纪。
在苹果之外,进入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的另一个来势汹汹的阵营则是:一些软件或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再比如小米科技。
2005年8月收购Android系统后,2007年1月,谷歌公布Android操作系统,并且开放源代码。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逐渐被开发与完善。此后4年时间,谷歌将Android发展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当完全开源并且免费的Android面世后,被iPhone进攻得灰头土脸的厂商视为救命稻草,摩托罗拉、HTC、三星以及中国本土手机厂商酷派、天宇等相继加入了Android阵营。Android的商业模式则是APP与谷歌的组合——通过搭建平台,拥有一定的用户群后,吸引众多的开放者在此开放应用软件,再通过应用软件捆绑广告。
问题是,应用程序尤其是游戏程序,运算量极大,对系统平台、CPU和内存等软硬件要求都较高。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硬件配置本身就良莠不齐,不同主频CPU、不同的内存,就连生产工艺也相差万别,加之不同产商在Android系统上再做不同的应用平台开发,这些或多或少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更糟糕的是,由于完全没有手机研发和制造经验,Android系统掉入通信专利陷阱。在并购摩托罗拉之前,Android手机面临来自苹果、微软等公司专利侵权的起诉。
谷歌CEO拉里.佩吉在解释缘何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时强调:“我们收购摩托罗拉就是希望通过强化自身的专利实力来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我们抵御来自微软、苹果和其他公司的反垄断威胁。”
这仅仅是开始,即便强大如谷歌,接下来也必须审慎考虑一个问题:是否要软硬兼施,还是继续轻资产运营?
选择软硬兼施,谷歌目前缺乏硬件制造经验。以苹果手机为例,要成功整合软硬件继而制造出iPhone,其背后涉及极为复杂的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绝非一日之功,很难想象长期轻资产运行的谷歌和以传统工业思维生产硬件的摩托罗拉,能够化合出一个美丽新世界。
其次,HTC与三星是使用Android系统的两大产商,一旦整合摩托罗拉,谷歌与它们的关系势必更加微妙,甚至走向破裂。并购消息一出,HTC、三星都纷纷表示,此次并购案对它们并无影响,它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Android。但有趣的一个细节是,据说在消息发布当日,三星重启Bada系统的研发,而这是2009年11月,三星为减少对其他操作平台的依赖而宣布自行研发的操作系统。
另一个选项则是:保留摩托罗拉相关专利,在合适的时间点卖掉摩托罗拉硬件业务。没有硬件系统的操作系统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是否能够抗衡苹果模式?
小米的“软硬”兼施
小米的答案是否定的。
创建之初,小米科技先着力于开发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软件,而后提供部分互联网服务。雷军为小米设计的步骤是,先推出体验良好的操作系统,再通过操作系统聚集一部分粉丝,而后顺势开发硬件产品,最后,通过意见领袖来影响市场。在雷军看来,铁人三项,一项都不能少。
为此,2009年下半年,筹办小米手机的事宜被提上日程,雷军首先找到了原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林斌在谷歌中国研究院期间参与了谷歌地图等多个项目的开发。
彼时,谷歌准备撤离中国大陆,林斌也决定自己出来干点什么,创业的想法得到了李开复的支持。当雷军与他聊过几轮后,林斌以为雷军是想要投资他的项目。再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位天使投资人是想“忽悠”他一起做手机,“有很多人找我,但还真没有做手机的找我”。正式来到小米后,林斌的首要工作就是主持MIUI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是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
之后,雷军找来了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林斌找来了曾任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的黄江吉,小米科技的创业队伍大致被搭建了起来,但他们几人都以软件和互联网为擅长,而手机制造本身又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环节。
虽说按照创业团队的设计,小米的商业模式不纯粹靠卖硬件赚钱,对他们来说,一个手机被卖掉并不是交易的结束,而是服务的开始,这个服务就体现于软件和互联网。小米进入智能移动终端的路径和目的与谷歌相似,所不同的是,硬件终端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米的生死,却暂不会危及谷歌。
谷歌在推出Android之时就已经是一家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无论是技术水平差距,还是研发能力,小米都与之相差不是一两个级别。对于谷歌而言,开发和推广Android是战略性防守,防止其原有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颠覆。对于营收近300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29%的谷歌而言,养着Android并非不可承受的负担。作为唯一可以抗衡苹果iOS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Android对手机厂商有着巨大吸引力。
但小米却不同。MIUI本身是以Android为基础进行开发的,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技术本身,目前小米还不具吸引力,因此,小米必须开发并推广足够多运用MIUI操作系统的终端,于是,小米手机的推出势在必行。另外,目前的小米尚不具备输出MIUI操作系统,并针对不同的机型做适配的技术储备,统一的硬件环境更有利于BUG的解决。
因此,软硬兼施成了小米唯一的选择,雷军们必须找到一位有开发硬件经验的合作伙伴。在面试了100多人之后,周光平出现了。
周光平原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高级总监,摩托罗拉中国区唯一研发的产品“明”系列便出自他手。摩托罗拉的工作经历,让周光平积累了供应商,尤其是顶级供应商的良好关系,但当周以小米副总裁的身份再去和这些公司谈判时,对方都很客气,但却不能提供小米所期望的供价。
雷军的口才,部分缓解了小米寻找供应商的困境。在谈判时,雷军的技巧是用小米的未来引诱供应商。即便如此,很多大型供应商还是心存疑虑,有些时候,他们便直接打开MIUI的论坛,让供应商看到米粉们的支持和狂热,这才叫对方放下心来。
但问题是,手机生产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是强大的iPhone也会因模具而造成信号问题。而小米也并非不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8月17日,雷军携小米部分创始人于北京书库咖啡参加腾讯微博论坛时,雷军用现场摔手机这种极端的方式急于向外界证明小米手机的质量没有问题。
发布会当天,1000台定价1699元的工程机售罄一空,小米手机还未量产,关于硬件以及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还未得到市场的检验,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曾经红极一时的魅族,在推出M9时同样得到了粉丝的追捧,但花屏、死机等问题却让魅族失去了声音。无论怎样,从未有过制造经验的小米都要面临这一关,此后,才能进行关于商业模式的探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