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画能卖1亿?

  艺术是借由与社会接触而成立的,艺术作品本身是没有办法自立的,没有观赏者就无法成立;当然,作品销售也是要有顾客才会成立。不管在什么样的领域,这都是理所当然的销售铁则。到了艺术的世界却想要无视它的存在,成功哪有那么容易?

  我总是在做一些毫无根据的提案,恐怕就是因为毫无根据,所以才能与社会形成对话。这种对话就像是“日本的艺术来自漫画御宅族”、“时尚与艺术的结合”或“艺术可以用单纯的规则来解释”。

  毫无根据的东西会制造出一种吸引顾客的氛围;如果氛围不够热烈,是不会有客户的,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太过珍惜既有的东西,或光是做太多高尚的东西,当然没有办法突出;如果去模仿既存的流派,就会被淹没在其中。跟保守主流的西欧绘画宗派相比,我就像创立了新兴宗教一样,无论是被打击还是引人瞩目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2006年5月,我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喊出了1亿日元的价格,自从2003年有一件作品被以6800万日元交易以来,我的作品就被形容是“日本单件艺术作品的史上最高价”。这样的价格有其理由,也有其背景因素,对我来说,我也丝毫不觉得这是过高的金额。

  美术作品的制作成本是很高的,要创作出新的东西或者新的概念,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跟金钱。如果没有金钱和时间,就无法每天研究如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生意和经营的手段,是无法持续进行艺术制作的。

  作品的价值,已经不再靠东西本身来决定。不管是价值或评价,只要创作作品的人跟观看的人“内心的频率”可以达成交易,其价格就会向上提升。

  进入艺术史的脉络

  要理解一件拍卖价格达1亿日元的作品,就必须先知道欧美跟日本艺术界的差异。

  在欧美,大家对于艺术不会追求像日本那种“颜色很漂亮”之类暧昧的感动。对艺术最基本的态度,是享受其中知性的“设计”或者“游戏”。在欧美制作艺术作品有一个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通过作品,创造出世界艺术史的脉络”。我的作品被订下高价,证明了我长久以来在美术史上所建立的脉络已经渗透到欧美了。

  为什么杜尚在马桶上签名就能变成作品?

  现成的马桶形状都一样,从中产生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观念”或“概念”。这才是价值的根源、品牌的本质,也是艺术作品能够受到肯定的理由。我再重复一次,被肯定的是观念或者概念的部分。

  在西方的艺术世界,能被认可具有真正价值的,既不是好素材,也不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大部分的人都是用喜好来看艺术作品,这是危险的态度。如果要用主观来判断,眼前所有作品的真正价值就等于零。

  如果只凭主观判断,就会只去评价易懂的东西。因为那是根据时代氛围、传言等不确定的事物,在漂浮不定的状态下所作出的判断。这与创造历史的欧美脉络是远离的。创作者如果不知道欧美的美术历史或者脉络,就好比看运动赛事的观众不懂得比赛的规则,然后觉得无聊一样。

  成为“欲望制造商”

  “了解艺术的我,挺知性吧!”

  “我花了几十万美元买了一件艺术作品,还算个有趣的家伙吧?”

  在西方的美术世界里,艺术是无法与社交界特有的炫耀或者竞争的氛围切割开来的。如果不学习这样的背景,我觉得一般人没有办法看到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没错,艺术不过就是有钱人的无聊游戏,但如果你对这种事情嗤之以鼻的话,那就请不要对国际的评价标准有任何意见。

  譬如说,开出6800万日元的价格购买我的作品的买主,是一对快80岁,已经卖掉公司而隐居的老夫妻。

  同一件作品之前的拥有者是年轻的IT企业总裁,他很开心地跟我说:“因为卖掉了你的作品,我可以买很多件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了!”

  在美国的富裕阶层里,会因为购买高评价的艺术作品,在社会上获得尊敬,并被认为是“成功者”。这些人,就是生意的对象。

  这项生意当然有奖励富裕阶层人士购买艺术家作品的法规和制度来作为支撑。在美国,事业成功的人,都会认为有义务要回馈社会。在考虑回报社会时,他们所选择的项目之一,就包含了援助美术馆,也就是购买艺术作品,然后捐赠给美术馆。收藏家除了可以借此展现自我品位,捐赠的作品金额,也会成为免扣税的对象。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为要购买能保值或有升值空间的作品,也会有专门评估的艺术顾问,同时顾问们也会在买卖的现场创造着与作品有关的故事。

  对收藏者来说,越让他们烦恼的东西他们就越想要。他们就像是在下一笔巨大的赌注。于是,用购买欲、征服欲去炒热市场的,就是这些拍卖艺术相关人士的工作。

  “艺”之外的功夫

  所谓的畅销,应当是将沟通做到最大化之后的成功结果。

  跟LV合作时,我就认定销量决定胜负。所以当第一次的合作和第二次(2005年春夏)的樱桃系列卖得很成功时,我真的很高兴。

  实际上,技术本身也可以诱发时代气氛。有很多人模仿安迪.沃霍尔,但是在艺术制作的技术上,差距是鲜明的。安迪.沃霍尔进入西方艺术史脉络的技术与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

  他创办INTERVIEW杂志,广泛结交名人朋友;他画出象征社会主义国家的毛泽东肖像,引发新闻关注;他的绘画作品始终在制造一种随意的风格。但即便超出其所能控制的范畴,他的作品也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姿态,这就是沃霍尔的技术。

  如果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艺术,就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作品的制作,而是连作品周边的细部都下足功夫,甚至连观众所身处的环境都不可漏掉。

  在日本,如同求道者一般的艺术家形象更容易被推崇,国宝级作品或者成为文化象征的作品才会得到强烈的支持。但我认为,很多被过去的日本美术史否定的人,才恰恰是一流的艺术家。

  漫画《美味大挑战》中的主角海原雄山的真实人物北大路鲁山人就曾经被认为是唬人的陶艺家。他模拟过去陶器名作的创作态度,也被认为是充满过度模仿色彩。著名的白洲正子以及其他古董界的鉴赏家都曾经严酷地批评他的作品“没有灵魂”。

  鲁山人的作品在他在世的时候,大都被认为是赝品,但以制造作品周边的环境这一项而言,他可以说是一位能横行国际的一流日本艺术家。创造出和食怀石料理概念的他,在创造上充满心思。

  在日本艺术史中,日本艺术家的行动向来就不先制定自己的坐标轴,所以鲁山人承袭过去的创作被批评为赝品。的确他的陶器有其低劣的地方,但我觉得他和沃霍尔一样都是在制造一种“明知故犯的坏品味”,我觉得日本人这种无法接受对业界既有规则的颠覆性挑战,反而是更穷酸的。

  所以,将鲁山人定位为日本的沃霍尔,我认为非常贴切。他曾经成立会员制美食俱乐部“星冈茶寮”,用他自傲的陶器盛放料理,款待政治财经界的要人,他和用毒药做媒介开派对的沃霍尔在本质上并无差别。

  成为鲁山人座上宾的人都属上流社会,了解以阶级社会为主轴的金钱和权力构造,将力道集中在“款待”二字上,鲁山人无疑在陶器作品之外,创作出了一个以沟通为重点的艺术空间。

  以阶级社会为主轴的奢华艺术,在战败后的日本逐渐式微,但在日本被揶揄的鲁山人的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才是从过去到现在,欧美艺术节被认定为主流的方法。(本文内容编选自村上隆《艺术创业论》,经中信出版社授权刊登,本刊有编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