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的垄断利益既短暂又危险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央企,垄断,利益,石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24 10:37
10月9日成品油价格下调不过十天,全国多个省份的“油荒”便再次上演。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该会会长赵友山告诉媒体,目前有过万家民营加油站无法从中石油、中石化手中进到柴油,面临断供。而中石化有关销售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中石化也是企业,只保证自己旗下加油站柴油的供应,没有保证民营加油站供油的责任。
石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构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一旦紧缺便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正是这种“命脉”特性让垄断经营有了借口,政府把石油和成品油的进口垄断权,无可争议地交给了国有石化巨头,但是,如果他们连市场的正常供应都无法保证,其垄断的必要何在?
每次“油荒”总是与价格下调相伴,有分析认为石化双雄的断供,一方面是“逼宫”发改委恢复曾经的高油价,另一方面是挤压民营油企最终实现彻底垄断。垄断企业之所以敢于要挟市场、叫板政府,正是因为其把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看,石化双雄的垄断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远大于贡献;因缺乏竞争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远高于给国家带来的利益。
首先,他们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加重了社会负担。先不谈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是否能达到外国同行的水平,单从其地方公司天价茅台酒、天价名片的铺张浪费中,就可以看出其成本控制意识的薄弱。而这些该控制却未控制的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每个消费者头上。
其次,油品质量的改进缓慢加重了环境污染。中国各大城市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主要源自汽车尾气排放,而影响尾气排放标准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油品质量改善滞后。比如,早在2007年国家就颁布了汽车国Ⅲ排放标准,但中石化、中石油在2009年底才刚刚保证全国大多数地区油品达到国Ⅲ标准。同样,2011年7月国家实施了轻型汽油车的国Ⅳ排放标准,但国Ⅳ油品标准的真正实施却要等到2014年。
再次,垄断必定会导致腐败,加剧社会不公。最近,一份中石油连续被抓的贪官名单,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中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回购、工程招投标、销售采购三个领域,成为腐败的重灾区,王贤泸、顾满林、李怀忠等一批地方公司一把手,利用不受制约的权力大肆寻租。领导的职务腐败属非法,而一些石化企业员工的高额薪酬福利,也是种变相、合法的集体腐败。
而且,石化双雄的垄断,势必会压缩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国9.5万家加油站中,约46%由民营企业经营,民企销售石油总量约占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从业人员达100多万。这些民营油企没有自己的进口权,主要依赖石化双雄供货。中石油、中石化作为行业垄断者,本应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现在反而以断供和提价等方式,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这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方向背道而驰。
也许当初将石油和成品油进口的垄断权交给石化双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国家利益”四个字变成了空洞口号,成了国有石油部门利益的保护伞和挡箭牌。石化双雄凭借着对经济命脉的控制,主导了石油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控制权,用粗放的方式驾驭市场,用计划式的管理取代市场,并让市场为其低效付出代价。
这种垄断既是政府对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也是这两家企业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商业垄断,它还是政府对整体经济控制和干预的一个缩影,是国家资本与民营经济争利的一个典型。表面上,这种垄断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中石油一直以来是“亚洲最赚钱公司”),但不客气的说,这其实是在吃中国经济30年改革开放的老本。
今年1~9月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7万亿,同比增长了19.4%,很快就将超过去年盈利2万亿的水平。民营企业比起国企盈利能力却是天壤之别,据统计,去年中国500家最大的民企,盈利加在一起还不及中国移动(微博)和中国石油的净利总和。
垄断带来的巨大利润很容易蒙蔽当权者,使其误认为行政主导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高过自由的市场经济,从而强化政府对经济垄断和干预的决策,并进一步排挤民营经济,使之沦落为经济领域的二等、三等公民。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经济长期繁荣的根基,在于全体国民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成果。如果把全体国民当做培养大型国企的根基,一味追求垄断经营带来的利润和规模,那么,这种繁荣必将是短暂而危险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