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那么悲观吗?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A股,投资,货币政策,股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24 10:42
市场情绪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即是对最新经济数据的悲观理解。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9.1%,其中9月份CPI同比增速为6.1%,从大面来看,此时宏观经济无疑处于高增长、高通胀组合状态。
悲观者据此认为,虽然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但趋势却是节节滑落,硬着陆风险始终挥之不去。也有悲观者认为,经济增速依然这么快,通胀依然这么高,这说明施行已近两年的调控政策并不成功,货币整体紧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市场难有起色。更何况,调控两年,经济是调下去了,但房地产泡沫仍未解决,到目前也只是停涨而已。如果真要把房地产搞下去,那经济估计得下好几个坎才行。
当然,市场也不乏乐观者,他们认为,调控初见成效,经济缓慢下行,通胀也已于高位逐步回落,软着陆可期。
对此,我们倾向于乐观一些,一方面,经济自身确实呈现出了软着陆迹象,虽然节节下滑,但回落轨迹趋于平滑;另一方面,CPI虽在高位,但见顶也基本得到印证,至少市场预期非常一致。
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政府无论如何都会想方设法让经济软着陆,哪怕是形式上的软着陆。虽然政府这样做我们并不十分认同,其各方面的治理能力我们也都表示怀疑,但这点能耐,我们相信政府还是具备的。
当然,仅仅软着陆这一点,还不足以让投资者乐观起来,因为当下市场之核心矛盾,依然集中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这两个问题上。悲观者一再预期货币政策可能放松,但又一再被现实粉碎,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陷入过度悲观在所难免。
其实,对于货币政策的理解,如果我们事先没有这么强烈的放松预期,只要冷静地想想,货币政策没有继续从紧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利好消息了,而且从预期来看,未来放松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此其一。
其二,目前经济局势已经充分说明,完全指望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顽疾,一味紧缩反而会产生更多的经济问题,当前温州金融事件即是明证。
其三,面对欧债的复杂情势,特别是新的中美汇率之争,国内政策的回旋余地正在变得局促,贸易战风险可谓与日俱增,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央行必须在货币紧缩上慎之又慎,并需做好随时放松的准备,以御外患。
其四,目前货币之所以不敢贸然放松,其中最大担忧即是怕房地产像2008年那样“死灰复燃”。但从最近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控制房地产信托,还是大幅提高房贷利率,都说明决策层在加紧施压楼市,希望切实见到下跌效果,而不仅仅是停涨,唯如此,才能消除房地产市场不切实际之幻想,货币放松也才会顺理成章。当然,这种放松,不一定非要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最开始会在信贷端口得到体现。
其五,从M1数据来看,9月末M1(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仅增8.9%,大大低于市场12%的预期。而历史地看,M1增速破10%一般都是货币政策转向时候,也是市场见大底之际。
至于市场高度关注的流动性问题,最近也出现了可喜变化。在过去的8、9月份,流动性异常紧张,股市债市同时暴跌,进入10月,虽然货币政策未有松动,但流动性却在持续缓解之中,这一点从债市上可以得到印证。在过去两周,投资者开始抢购债券,场面异常火爆,不管是短融还是中票,收益率每天都在下降,回购利率也于近期快速回落,7天期已经在3.1%附近,隔夜回购利率甚至跌破3%。
正所谓“春江水暖债先知”,流动性的改善已现苗头,至少这种预期已非常强烈,就在10月20日(上周四),当股市再度暴跌之际,债市又几乎全线上涨。
或许有人会问 ,如果是流动性缓解,为何债市如此火爆,而股市却又如此不堪呢?答案很简单,流动性的恢复一般都会首先表现在债市方面,继而才是股市。2004、2005年的情形即是如此:2004年股债双双暴跌,2005年初流动性缓解,债市就首先迎来了牛市行情,而此时股市仍疲弱不堪,随后不久,股市的大行情才真正开始。
这与目前情势,又何其相似乃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