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若想自救,最近一个月是个机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欧元区,利润,资金,A股
  • 发布时间:2011-10-24 10:43
  近期A股不断下跌,即使有汇金增持,A股也仅呈现了几个交易日的好光景。同时,今年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被深度套牢,损失惨重。那么在年前,机构是否会自救,给市场带来一波吃饭行情?

  资金面压力将升级

  目前,国内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加大、民间高利贷崩盘事件相继爆发带来的恶性影响。特别是到了年底,地方融资平台和民间高利贷都到了归还本息的日子,市场资金压力骤升。

  其实,温州爆发的高利贷相关事件,一方面表明了持续的货币紧缩已经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集中断裂;另一方面,由于高利贷资金多数流向房地产行业,在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已经岌岌可危,房地产出问题势必会加剧国内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同时,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也很严重。尽管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地方债风险可控,但不可忽视的是,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有八成是银行贷款。

  这10.7万亿元,大致相当于2010年GDP的26.9%,加上占GDP17%的中央财政国债余额和约占GDP6%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等,我国总体的公共部门债务率在50%左右,离60%的预警线还有10个百分点。

  上述两方面问题集中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银根紧缩,但是从目前高通胀的现实情况来看,货币政策依然不会轻易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乐观者开始联想,民间高利贷出现崩盘前兆,极具风险,那资金是不是就会回流股市?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民间资本的钱都在高利贷套着呢,收不收得回都很难说,又怎么会流到股市呢。

  制造业利润持续下滑

  内忧难解的同时,外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依然强烈。

  欧元区9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PMI由8月的50.7降至49.2;制造业PMI初值由8月的49.0降至48.4,创两年新低;服务业PMI初值降至49.1,为2009年8月以来首次跌破50。在欧债危机肆虐的背景下,欧元区核心经济体已失去增长动力。

  中国的数据同样不乐观,汇丰中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49.4,接近7月份的历史低点49.3,为2009年3月以来第二新低,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枯荣分水岭线50下方。

  可以看出,9月份中国制造业的新增业务仍呈现萎缩状态,新出口订单加速萎缩,制造业的投入价格和出厂价格呈现上涨态势。9月中国对欧盟出口从8月的22%下滑至9.8%,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将延续下滑的态势。在国外需求萎缩和国内高通胀的局面下,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正在不断被压缩。

  经济复苏的缓慢无疑将使得欧元区更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之中难以自拔。发达经济体再陷通缩之路无疑延缓了全球经济体的复苏进程,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难以乐观。

  一个相对乐观的消息是,11月份,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规模会有一个最终定论。在这之前,留给市场的是无限的想象。但要承认的是,尽管德法两国已发联合声明表明将全力救助欧洲央行,但德法之间的重重政治博弈必然使得其具体措施的推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现在是反弹的最好窗口期

  考虑到上述因素,11月中下旬和12月,市场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压力。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政策和压力相对较少,如果机构想发动自救行情,这是最好的窗口期,也很可能是今年市场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这一段时间)没有反弹的话,未来A股市场可能更糟糕。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如果市场有反弹,能抓住就抓,但是不擅长短线交易的话,最好就不要做了。因为即使要反弹,空间也是有限的。

  我们注意到,这几天的盘面,主要是个股的自救,拉一段就立即出货。譬如前期的农业股、券商股,拉高放货的迹象非常明显。

  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利润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相关产业自然难有好的表现,譬如水泥、钢铁、家电等等。这些行业都是周期性行业,建议避开这类行业的投资。

  如果你是中长期投资者,能够忍受得住煎熬的话,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提价能力和品牌的防御性品种。我认为白酒,具有提价,同时不影响销量的能力。而11月份,又是传统白酒提价时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白酒都有这样的能力,二线品牌的白酒的价格控制力就相对较弱。

  从具有定价权的角度来看,品牌服装也可以考虑。由于油价下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棉花等原材料的成本压力有所减轻。还有一些新兴产业可以关注,但必须有良好的成长性,目前这样的例子还不多,需要等待和寻找。

  讲述者︱周 旭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采访者︱薛玉敏 《投资者报》记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