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十周岁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开放式基金,股权,收益率,投资
  • 发布时间:2011-10-24 16:18
  一个孩子如果进入十岁,对他而言,过去、未来,意味着什么?

  这正是《长歌行》中所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年纪。

  对于当下刚迈入十岁的中国开放式基金行业而言,过去的荣耀、当前的危机,也同样让它有十岁的紧迫。

  近10年中,中国基金行业无论是基础制度建设还是市场规模,无论是投资者收益还是投资者理财知识的普及和成熟,无论是基金公司数量还是质量,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10年间,开放式基金总份额增长了197倍,至目前达2.4万亿份;总资产规模增长了183倍,截至目前达2.23万亿元;基金总数从2001年的仅有3只,至今年10月达到937只。

  10年期间,共有551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总数的60%,平均收益率为44%;累计分红2487次,分红总额达5147亿元。

  10年期间,基金业建立了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发展和完善了一套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体系。

  然而,正如《老子》所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多年的超常规发展,让行业矛盾日益暴露:如财富效应无法体现、治理结构亟待完善、“老鼠仓”频出、持有人信任度明显降低等。在下一个十年,开放式基金将驶向何方?

  10年行业增长200倍

  在开放式基金之前,中国仅有封闭式基金(投资者无法随时申购赎回)。因此,在开放式基金刚刚设立之初,基金公司十分担心基金规模会因投资者随时赎回而波动异常,难以管理,但过去十年证明,投资者有了充分自由的选择,反而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华安创新是2001年9月成立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当时仅有50亿份额,这成为中国开放式基金规模的起点。随后,在当年还成立了南方稳健和华夏成长,这三只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截至当年末,开放式基金总规模仅有120亿元。

  随着这三家公司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该类基金逐渐被国内投资者了解,基金公司也加快了发行速度。

  第二年,发行数量快速增加,且开放式基金的类别也开始增加,如新增了股票型基金国泰金鹰增长,债券型基金华夏债券基金A/B、嘉实成长收益、南方宝元债券,混合型基金新增有鹏华行业成长、富国天源平衡、易方达平稳增长、融通新蓝筹、博时价值增长、大成价值增长等。

  此后,开放式基金总规模快速增长。2002年,总份额达513亿份,同比增长5倍;2003年至2005年,股票市场低迷,但开放式基金发行的总规模数持续攀升,这三年分别发行开放式基金40只、48只和64只,总份额分别为815亿份、2472亿份和3887亿份,逐年各增长1.59倍、3倍和1.58倍。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股票市场进入火热的牛市,2006年、2007年,基金行业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

  2006年全年共发行100只新基金产品,截至年末,基金资产总份额增至5385亿份,相对上年绝对额增加了1400亿份;2007年,虽然新基金只发行了65只,但至年末,总份额高达14172亿份,相对上年增加8787亿份。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开放式基金此前六年的总和。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基金行业随之进入低迷,至今年上半年,基金行业资产总规模为23667亿份,管理总资产规模为2.2万亿元。

  与2001年相比,十年过去了,开放式基金总份额增长197倍,总资产规模增长183倍,基金总数从2001年仅有3只,至今年10月达到937只。

  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源自基金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源自新产品的发行和创新。

  2001年开放式基金发行之初,共有基金公司17家,随后,在2003年至2005年,大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银行系等内资基金公司迅速成立,截至2005年底,共有52家基金公司,而至目前,已成立的基金公司达到67家,此外还有一批基金公司正在筹备。

  新产品的创新也是开放式基金数量快速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2001年第一只开放式混合基金出现之后,随后的开放式基金类型包括有股票型、指数型、保本型、QDII、债券型、货币市场型等,每一类新产品问世,都受到不同风险需求的投资者青睐。

  累计分红5000亿元

  开放式基金规模扩大的内在驱动力,不仅在于国内理财产品的稀缺和其本身的新颖,更具吸引力的是投资回报。

  截至目前,已经成立的开放式基金共有937只,有551只取得正收益,占总样本数的60%,平均收益率为44%。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发现,因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方向为货币工具,已成立的75只货币基金全部为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12%,收益率最高的成立以来至今高达22.72%。如2004年成立的华夏现金增利、南方现金增利、博时现金收益和长信利息收益,截至目前累计收益率均超过22%,年算术平均收益率为3%。

  债券型开放式基金是收益较稳定的另一类产品。已经成立的208只债基平均收益率为10%,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100%的有两只,它们是2003年底成立的长盛中信全债和富国天利增长债券,收益率分别为124%和121%;此外,嘉实债券、万家增强收益、华宝兴业宝康债券、华夏债券、大成债券等,成立以来收益率也超过50%。

  偏股型基金恐怕是让投资者最为激动的。统计的627只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0%。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是开放式基金中收益率最高的,截至10月14日,累计收益率为1238%。

  除该基金外,收益率位居前列的还有嘉实增长、兴全趋势投资、华夏红利、富国天益价值、大摩资源优选混合、华夏回报、华夏收入、华安宝利配置、易方达策略成长、景顺长城增长,这些基金的累积收益率都超过400%;超过300%收益率的还有40只基金。

  与固定收益类基金相比,偏股型基金虽然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也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但是2007年以前成立的开放式基金中,除华安国际配置外无一亏损,且平均收益率高达204%。

  在开放式基金成立10年之际,让投资者实实在在看到的收益,还有基金的分红。十年期间,开放式基金累计分红2487次,分红总额高达5147亿元。分红次数超过20次的共有13只基金,最多的是嘉实超短债,共分红50次,累计收益率为13%。此外,如华夏回报、兴全可转债分别分红44次和42次,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35%和292%。

  统计的937只基金中,有472只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分红,单只基金分红总额超过50亿元的有25只。位居前列的5只分别是华夏红利、嘉实主题精选、广发策略优选、易方达价值精选、华夏成长,它们的累计分红额均超过80亿元,其中华夏红利累计分红高达129亿元。

  按基金公司统计,华夏、易方达、博时、嘉实和南方分红总额最高,这5家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分红总额分别高达552亿元、302亿元、278亿元、268亿元和260亿元。

  建立了完善的基金投资体系

  过去10年间,基金行业相关法规在完善的过程中,日益偏向对投资者的保护,这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稳定和前进。

  对基金行业规范管理的基本法是在开放式基金成立后的三年开始颁布和实施的。2002年8月,《证券投资基金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中国基金业立法的开始。

  2003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04年6月正式施行。

  这一行业基本法对基金公司、基金托管、基金的募集和发行、基金的交易、投资者的申购与赎回、基金投资者的权利、基金投资的监督和管理等很多具体方面,均做了详细规定。

  随后,公募基金的相关管理规定也陆续出台。如基金从业人员方面先后出台了高级基金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投资管理人员管理指导意见、基金经理登记注册规定、基金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此外,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等众多相关法规。

  在实际管理中,证券监管机构严厉打击基金经理“老鼠仓”行为,进一步保护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2007年开始,监管部门开始查处基金行业“老鼠仓”。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唐建成为基金行业被查处的第一例。唐建在2006年3月利用担任上投摩根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时掌握的信息进行违规投资活动,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此,相关部门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相关规定,取消唐建的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各处罚款50万元,对唐建实施终身市场禁入。

  此后,陆续查处了南方基金王黎敏、长城基金韩刚和刘海、景顺长城涂强、融通基金张野、光大保德信许春茂等案件,不仅维护了基金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基础,也保证了基金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