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需要理性期望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收益率,资产管理,投资
  • 发布时间:2012-05-03 14:06

  一提到资产管理,人们最普遍的想法就是收益率的高低。我们总能听到一些人为了达到销售或满足虚荣心的不同目的,从而神话资产管理者的收益能力。

  从2006年以来的股票基金神话,2007年前后金百万这样的民间资产管理者的神话,2008年后大宗商品交易的神话,2009年后的房地产神话,到2011年前后的股权基金神话,他们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一时的精神满足,但带给投资者更多的是永久的经济损失。

  作为一个职业资产管理者,我能做到的不仅是给大家时时的提醒,同时我希望通过客观的分析让投资者了解曾经犯错的原因,这样等下一个神话来临时,你我都可以保持一份冷静。

  其实,理性的职业资产管理者一直在投资者身边,只是由于对很多神话的奢望、贪婪和迷信,以至于受伤的投资者总是选择最终会变成浮云的神话泡沫。

  背后的理由是受伤的投资者收益要求非理性的高,而这样高的收益率预期只有骗子和高风险的投资才敢接受。

  可能您会说,我总受伤,但是我要求的收益率只有15%呀,这个收益率算高吗?

  简单的回答是:如果在安全的基础上考虑,上述收益率预期太高了。因为一个经济社会的合理平均收益率应该是它的GDP增长值,现在中国的是8%左右。

  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入手分析,一个人每天7点起床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他其实付出了几乎自己所有的工作时间、青春、经历和智慧,但是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的增长率未必都可以达到GDP增长率。

  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利用自己工作、家庭、生活以外的每天不过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和每天5%不到的时间去做投资的话,他怎么能长期保持成功呢?如果这样的低付出可以得到和GDP一样的回报,谁还去辛辛苦苦上班呢?

  所以,投资者会把钱交给职业资产管理者去投资。可是,普通投资者又要求在低风险或无风险的情况下得到15%的收益率,这也并不合理。因为投资者和其雇用的职业资产管理者的主要区别不是智商,而只是投入时间和经历的程度不同。

  职业资产管理者的所有职业性和专业性都是来自于他们对资产管理行业的专注,而不是关系或其他什么东西。那么,在安全的基础上,他们应该长期争取的正常收益率不过是GDP增长率而已。但是,这些职业资产管理者也需要生活,所以普通投资者得到的收益应该是GDP增长再减去一些资产管理者的管理费用。

  如果投资者要求更高的收益,那么风险是唯一的理性元素。(关系和优势人群也管用,但是那是另一个较为野蛮的残酷游戏。他们得到的是高收益,付出的是比金钱更加昂贵的东西)。我们看到的种种成功公司和个人的背后是数以千万计的失败和损失。不要仅仅看谷歌、微软和可口可乐的成功,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像诺基亚、柯达和太子奶等更多的失败。这些失败是前者高收益背后的风险。

  因此,希望大家远离野蛮投资的落后,进入理性投资的进步队伍中来。

  乔嘉 /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