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规模榜单出炉 中小基金公司增长抢眼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基金,股市
  • 发布时间:2012-05-03 15:03

  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陆续结束,投资者的焦点又集中到了基金业绩的短期盘点,基金业内则再次聚焦到各家资产管理规模排名的变化。

  《投资者报》注意到,从基金行业整体来看,规模变化并不大,一季度有约1%的微升,达到2.21万亿;7成基金产品遭遇净赎回;在规模上涨率较高的公司中,除招商、南方外,不乏中小基金公司身影,如诺德、新华、东方等。这些“小身材”公司无一例外有个共同点,即公司去年业绩不错,近期优化管理的动作幅度较大,市场拓展较为积极,总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中小基金公司继续突围

  从一季报看,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变化较小,仅在局部有一定微调,前十名仍比较稳定,十名前后的位次出现一定调整。

  一季度中变化最大的是招商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率达到34.29%,从去年底的第22名一跃升至第13名,成为上升最快的基金公司。

  各家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率可谓喜忧参半,约有一半基金公司实现了规模上涨,另一半则出现不同幅度缩水。其中2010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公司因规模基数很小,变化非常大。

  典型如方正富邦基金公司,该公司旗下目前唯一的一只产品――方正富邦创新动力于去年末发行,首发规模达到13.14亿份,但其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总赎回份额达到惊人的11.95亿份,总申购份额仅731.7万份。按此计算,其份额已迅速从13.14亿份缩水至1.25亿份。该公司也以-90.45%的净值增长率位居所有基金公司的倒数第一。

  新基金公司的经营困境可见一斑。

  在规模上涨率较高的公司中,除招商、南方外,不乏中小基金公司身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东方、新华等公司。

  一季报显示,东方一季度规模上涨率为13.13%,在成立满两年的60余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5。Wind数据显示,东方2011年的业绩表现较为鲜亮,旗下8只产品有6只进入前1/4,3只进入同类型产品前三甲。在当下中小基金公司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业绩的强势出位是实现突围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除了业绩,东方基金市场总监刘鸿鹏进一步向《投资者报》透露,该公司近年来在市场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基金业内众所周知,基金公司的发展靠‘两条腿’走路,一是优秀的投资业绩,二是卓越的市场渠道拓展能力。过去不乏某些公司投资业绩非常出色,但却始终苦于规模难以增长的尴尬局面,这也是目前行业不可避免的一条生存法则――‘渠道为王’。”

  在刘鸿鹏看来,在基金业绩有所表现的同时,渠道的拓展和一线客户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在业绩中庸时,渠道拓展与客户服务工作也是基金公司的重中之重。

  偏股类基金集体上涨

  从单只基金表现看,今年以来偏股类基金集体上涨,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一季度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31%。整体看,一些品牌好、投研能力较强的大基金公司今年依然表现突出,准确把握了宏观经济形势并提前布局阶段性反弹热点,因此获得较好收益。如南方、易方达等。

  且这些大公司旗下一些规模超百亿的大基金表现也较突出。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74亿元的易方达价值成长,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8.09%,目前排在同类型基金第一名,其中4月以来涨幅达到6.45%。

  中小规模基金公司在单只基金业绩表现上亦多有亮点。如泰信旗下的泰信蓝筹精选,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上涨超20%。

  在东方基金投资总监庞飒看来,2012年的宏观经济环境比2011年差,但股市环境要比去年好。

  “目前,所有人都在讨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问题,我认为,股票市场已经反映了大部分的悲观因素。我们的判断是一季度将会是企业盈利最差的时候,当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出来后,市场的底部就会出现。同时,通胀不再成为政府决策的主要目标,增长将成为重要决策依据。”

  庞飒向《投资者报》强调,A股将会提前反映这些变化。而相比于2011年无趋势、无线索、无主题的三无特点,2012年A股将存在结构性的机会,个股的选择至关重要。■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