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伦敦时间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伦敦,奥运
  • 发布时间:2012-05-03 15:34

  只有到塞巴斯蒂安?科勋爵植下那棵橡树,一向自负却偏又落寞许久的英国人才确信,现在全世界又回到了伦敦时间,凭借着奥运倒计时百天的名义。

  从1675年查理二世下令伦敦城东南向修建格林威治天文台,到1924年向全球播放来自本初子午线的刻度消息,又在4年后晋升为世界标准时间,盎克鲁?撒克逊的后裔们一直认为自己本该是地球的中心位,标准的输出者。无奈世事流转。美国的反超,欧洲大陆的统合,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崛起,百年变幻风云,昔日的王者备感失落之余暗自期望神迹的出现。终于,以首座举办三届奥运会城市的身份,伦敦乃至英国得以重返荣耀的聚焦点。当然代价亦是不菲——整个预算已从2005年的35亿英镑火箭般蹿升至110亿英镑。

  之所以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选择橡树以兹纪念,其实与“激励一代人”的奥运口号并无多大关涉。传说中,橡树的掌管者乃希腊主神宙斯,而其发出的“沙沙”声则是神主对凡民的晓谕。在西方,这个自然界最高大的树种之一一直是壮悍强大的象征,且拥有神圣的功力。德国诗人海涅就曾将歌德比作“百年老橡树”。或许,科勋爵更多的考量是以此树的某种意喻向上苍祈福,就像国歌中言及的“天佑女王”,2012年的7月27日20点12分起,17天里天佑英伦奥运吧!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从1908年至2012年,伦敦每逢兴办奥运似乎都要与某些灾难性事件发生瓜葛。最近的这一次,仅仅从“该死的法国佬”那夺过主办权不过24小时,伦敦的公交系统就遭遇恐怖分子一连串袭击,导致52人罹难,700余人受伤,并直接催升奥运安保预算翻倍至5.7亿英镑且还是明面上的账目。这回,连替政府完成第三方独立预算审查素来挑剔的菲利普?格林爵士都一眼不眨地放手通过。

  外人搞搞震也罢了,自家人也不省心。趁着倒计百日庆贺一堆人冲上街头裹着尸布抗议,目标锁定11家TOP赞助商之一的陶氏化工,而理由竟是为了28年前的一宗污染案张目,该公司1984年在印度的泄漏事件共致3800人死亡和50万人患病,可人家毕竟还是为伦敦奥运掏出不少于8000万美元的金主啊!

  时代变了,既然伦敦市长大人鲍里斯?约翰逊可以不打理一头迷人的金发,不扣西装径直走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红毯,普通市民当然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主张,况且文化创意从来是英国唯数不多仍领先于诸强的地方。不过,假若时间真能倒转,回到104年前的那个伦敦时间,一切便又大不相同。

  那是夕阳西下的大布列颠帝国最后的光辉。与伊丽莎白二世同样在位60年的其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此时虽已去世7年,但英帝国经历四百年锻造的肌肉依然尤在。控制着占世界陆地面积25%多达3302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是法国领土的3倍,德国领土的10倍,统治着4.44亿人口。当时的一枚英国邮票上绘制着世界地图,上面醒目的一行文字:我们拥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广袤帝国。而“广袤”相对应的,是一个大陆,100座半岛,500个海角,1000个湖泊,2000条河流及10000座岛屿。

  甚至,国王的御厨还精心推出一份“帝国圣诞节布丁”配方,其原料中所涉及的无仔葡萄来自澳大利亚、苹果泥来自加拿大、牛油来自新西兰、肉桂末来自锡兰(今斯里兰卡),而丁香料、果皮条和郎姆酒则由印度、南非和牙买加进贡。英伦本土?则只供应面包屑和老啤酒。所以现在你能理解了,当爱德华七世坐在奥林匹克主赛场“白城”运动场上时,他头上还顶着印度皇帝的头衔。当然,这是由900名英国官员和七万名英国士兵帮他换来的。

  1908年的奥运会原本轮到罗马主办,偏偏在公元79年爆发并摧毁庞贝古城的维苏埃火山再次发作,不仅令奥塔维亚诺地区死伤惨重,整个那不勒斯也因被火山灰覆盖,房屋坍塌无数。想当年,正是古罗马皇帝克劳狄征服了泰晤士河流域并留下了“伦敦”的名号,现在轮到英国人来拯救财政吃紧的意大利人了。

  实际只花了15000镑,第一个奥运伦敦时间便流光溢彩。同时也在那一年,伦敦还因承办世博会5个半月接纳了840万人。相比之下,大概仅20个国家2000多名运动员的到来,只能算作给奶油蛋糕顶端缀上颗红樱桃。

  百年前伦敦城自诩世界第一大都市倒也非王婆卖瓜,660万人口,超过300种的语言荟萃,端得是气派。不像现在,城内52%的办公楼宇均归外国投资者所有。因为办奥运房租猛增。1/3本地房客要背包离开。那时,主人家道殷殷,近代工业源起的底蕴匹配为帝国争光的心气,使得两年内能容纳7万观众的主体育场顺利落成。

  命名为“白城”的主体育场如此奇怪,以致在今时要被当作“很不专业”。主体育场里536米煤渣跑道边上竟是一个百米长的泳池,用以结束以往奥运水上赛事在天然河海比赛难以精确计算距离的尴尬。而在最外方,竟然还有露天周长666米的自行车赛道。这般三合一方式,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是断然看不到的,可当时,却是不折不扣的一个奇迹。

  第一届伦敦奥运,留下不少名人风采,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雷金诺贝克,不仅参加了拳击中量级比赛并获银牌,还同时参加了跳水和4乘200米自由泳赛事。事实上,此兄能参加的运动项目多达29种之多,甚至还拍过多部默片电影。

  当然,最出风头的还属意大利糖果商兼马拉松选手多兰多?皮特,当其跌跌撞撞最先跑进主体育场时,已然神志不清左顾右盼跑错方向,且多次跌倒。最终,他在距终点15米处力竭倒下,由工作人员搀扶完成赛事。由于借助了外力,皮特被取消了冠军资格。但是,柯南?道尔——没错,写福尔摩斯那位,此时正兼作《每日邮报》特约奥运报道记者——和诸多观众一样深为其顽强和勇气感染,在报端发起了为皮特夺回荣誉的行动,而爱德华七世的王后亚历山德拉在赛后第二天也确实亲自向其颁发了一尊金杯。

  这场马拉松给后人留下两个重要财产。首先是时任英国大主教的彼得为皮特动容,留下了此后被顾拜旦确定为奥运口号的名言: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同时,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正式明确马拉松全程为42公里195米的比赛,而这恰好是从温莎堡到白城体育场国王正座前的长度。利用一切机会,确定并输出标准,英国做到了。(未完待续)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韩澄宇/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