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不等于2012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房价,投资
  • 发布时间:2012-07-23 09:30

  近期,官方频繁打压房价的声音并不太奏效,但对打压房地产股价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招保万金”连带着深圳成指,一路下跌。

  从5月初至上周共11个交易周,只有两根红色周K线,其余均为下跌,沪指最近一个多月已周线五连阴,指数从2452跌到2168,最低几乎触碰到年初的2132点。

  2132,是自2008年1664点回弹以来,近四年中的最低点,一个让许许多多投资者纠结的数字。因有著名市场人士把它形容为“钻石底”,也令2132别有一番寓意。

  一方面有人想看笑话,希望跌破它,好证明自己的“我当时就说过的”英明;另一方面它又承载着许多人的筑底希望……绝不只是李大霄先生盼望着这是股市绝地反击的起点,我想证监会的郭主席也是希望市场向上的。

  2132点是很重要,但显然它还没有重要到那种程度,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心理上。并不是说这几天守住了并上涨,它就坚如磐石、贵如钻石,多头从此一路反攻;当然也不至于就像空头所言,跌破了就从此直奔1800点。把2132点称为钻石底的人士,显然更想强调它的宝贵性,认为在这一带买入股票今后会有赚大钱的机会。在这一区域(我相信各方都不会拘泥于具体数字,而是指2132点左右),当下各路人马其实都心中发虚,没有十足的把握,用那首曾经著名的歌曲《忐忑》来形容最合适,上或下的心都有。

  跌破2132点大概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多头欢喜,指数短期小幅跌破后逐渐回升;二,空头如愿,出现大规模恐慌性抛售,把指数大幅打低,跌到2000点以下去。这既需要散户继续割肉,也需要机构大批卖出权重股如银行、地产、机械等郭主席倡导的有投资价值的蓝筹股。经济状况固然不好,但管理层已经采取措施放松银根,并采用了温柔的刺激政策,下半年经济软着陆还是可期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散户和机构共振卖股票的可能性有多大?已经大幅下跌过的银行股还能下跌多少?

  其实,2132点站住了固然好,但短期失守,也没有那么可怕,它并不是假说中的世界末日2012。甚至干脆跌破了,倒是好事,像上周那样堪堪守住带来的无量反弹,并不令人踏实。

  因为真要有很多散户绝望地杀出“带血的筹码”,肯定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大举建仓的好机会,尤其是郭主席力邀的大型投资机构,在2000点以上建仓,对他们来说很好了。那样反倒能较快促成股市的向好,正所谓不破不立。

  分析最近的舆论情绪,以及一系列数据反映的情况,我们能观察到许多底部特征。

  以往在5000多点6000多点时,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是诸如本周新开户多少,成交量达到多少的报道。现在呢?据中登公司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共有22.22万户股民与A股市场“说再见”。其中,仅6月份就有1752位千万级大户选择清仓离场。市场一片萧条,证券营业部门可罗雀,部分股民彻底死心!中登公司的统计还显示,最近两月平均每天有超过1500位股民销户离市。能佐证这个数据的情况是,早上10点多,股市早已开市,而上海长江路上的华泰证券交易大厅内却颇为冷清。一两百平方米的普通交易区,除了工作人员,只有3位股民,其他散户来的理由是:避暑、销户。

  一位著名公募基金经理在私下说,现在卖股票的多是散户,大机构基本不动,没有大买但也不卖了。

  当人们绝望时,是不是一种底部特征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上周末宣布,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3654亿元,同比增长28.6%;第二产业投资6.78万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投资7.93万亿元,增长17.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6.59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采矿业投资5014亿元,增长20.9%;制造业投资5.4万亿元,增长2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864亿元,增长20.5%。

  由此可见,虽然增速与去年相比略有降低(这是预期中的),但各项指标都有20%左右的增长,仍然不是小数目。

  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M1与M2的增速差处于历史次低位。观察历史发现,M1增速处于历史低位时,股市亦处于历史低位。而5月份M1与M2的增速差为1997年以来的第二低位,随着降息等宽松政策的实施,M1同比增速见底回升可期,M1和M2的增速差有望持续缩小,这让我们十分期待本月公布的最新数据。如偿所愿,A股有望进入探底回升阶段。

  我们对下半年的行情并不悲观,理性的投资者应该能在这时观察到诸多底部特征。我们也不盲目乐观,正如我们此前分析的,目前真正影响市场走势的,除了证券市场本身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外,政治因素要等到秋季才能看清楚,经济形势真正走好也要到今年底明年初。其中影响经济的最大变数还是房地产业。这个既涨不得也跌不得的行业,真是让上到总理下到百姓的中国人都头疼。看来中国股民还要经历一段煎熬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