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指责袁世凯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袁世凯,义和拳事件,教会
  • 发布时间:2012-07-23 09:38

  英国传教士伯夏里1900年1月9日的电报引起英国公使窦纳乐高度关切。他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么明白事理的袁世凯到山东也发生了变化,拳会、刀会竟然在销声匿迹后再度复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带着这些疑问,窦纳乐1月11日约见总理衙门大臣,他用最严厉的词句警告中国政府,政治不作为会带给公众恶劣的印象,以致传言不断。针对山东问题,窦纳乐以为现在的困难与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前任巡抚毓贤那里。毓贤近乎公开地鼓励支持刀会、拳会,公开撩拨民教关系,从而使山东民教冲突如此严重,一发不可收拾。

  窦纳乐对毓贤的指控,对于总理衙门大臣来说已是过去式。毕竟袁世凯已取代毓贤就任山东巡抚,过去的责任或许在毓贤,但现在怎样让山东恢复平静,责任却在袁世凯。

  总理衙门大臣认为,地方官府困难很大,虽然刀会、拳会引发社会动荡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教民与普通百姓间互存恶感。可以说普通民众缺少容忍的雅量,但教民普遍存在傲慢,对世俗民众同样缺少包容。即便不说那些为非作歹的教民,即使一般教民也会因为知道基督、知道上帝而心生傲慢。相互的恶感使教徒与非教徒同样受到折磨。地方官府始终没有找到两全其美的处理方式。不过,总理衙门大臣称,现在朝廷既然让袁世凯带着几千新军去了,相信在袁世凯治理下,山东秩序应该很快获得恢复。

  对于中国大臣的解释,窦纳乐表示理解和接受,但他依然不忘使用最强硬的态度促使中国官员记住局势确实不容乐观,不要以为中国皇帝1月4日下达了谕旨就万事大吉,不要以为卜克斯事件会那么简单过去。窦纳乐敦促中国方面认真落实上谕精神,真正严肃地对待卜克斯事件善后,尽快平息山东及华北地区的骚动,恢复秩序,重建和平。

  窦纳乐不断施压并没有促使中国政府沿着坚决镇压的道路走下去,事实上朝廷在发布上谕时,虽然没有如伯夏里所说的那样发布密令鼓励刀会、拳会,但也没有真的像上谕中所说的那样坚决而毫不留情地镇压刀会、拳会。在那短短几天,袁世凯的强硬立场曾在朝廷内部引起强烈反弹。一些御史严厉指责袁世凯新政严重恶化了华北局势,进一步加剧了山东民教冲突、官民冲突。还有御史认为,卜克斯事件在过去几任山东巡抚治理下不会发生,现在之所以发生,主要就是袁世凯改变了“剿抚并用”两手策略,如此强硬政策迫使那些村民畏惧严惩,只好将卜克斯杀掉以毁灭证据,逃避惩罚。

  御史高熙喆在奏折中认为卜克斯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袁世凯急功好利,上任伊始“先剿后抚”,希望用强硬手段雷厉风行平息动荡,殊不知民教虽有冲突,但他们毕竟都是朝廷赤子。那些信仰基督的教民,寄其身家妻子于教堂。一旦中外冲突、民教冲突,他们究竟是站在政府方面,还是站在教会方面,或者直接站在外国方面与我为敌?这些疑问不待仔细讨论都很清楚。

  高熙喆指责袁世凯必欲剿灭刀会、拳会,其目的只是为了讨好教会和外国人。他指出,袁世凯似乎没有想到,假如教民挟教堂之势肆意报复,勒令袁世凯尽杀良民而后快,试问袁世凯又将怎样处置?且朝廷纵不为民情计,独不为息事计?袁世凯为讨好教会滥杀良民已激起民众愤怒,现在京城内外议论纷纷,皆谓袁世凯先行痛剿然后奏报。虽属传闻,未必无因。万一百姓遍传谣言,互相煽动,以致祸起燎原,不可收拾,袁世凯自问能否当此重责?

  高熙喆这些指责当然非常偏激,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有点道理。换言之,从朝廷立场看,教民、非教民,都是朝廷子民,为什么一定要支持一方压制另一方呢?对待日趋失范的社会秩序和日益严重的教民冲突,朝廷应该有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应该分清是非,不能一味偏袒教会、教士和教民,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肆意屠杀反洋教、反教民的中国民众。

  御史们的建议引起了朝廷的重视。1月11日,朝廷发布一道上谕,改变先前严厉镇压刀会、拳会的强硬立场,要求各地督抚在采取强硬措施时,不可将那些集众习武者一概视为会匪,不要扩大打击面。若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卫身家,或联村众以互保闾里,都是本着守望相助传统伦理应该做的。朝廷告诫各地官员若遇民教冲突,万不可良莠不分,而应持平办理。

  很显然,1月11日的上谕是1900年清廷对义和拳事件处理态度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引发后来一系列变故的关节点。至于这个上谕产生的背后原因,除了御史们的那些分析,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此时紧锣密鼓的建储活动。

  据在北京的外国人理解,这份上谕要求各地官员对待民间秘密结社要采取温和态度,必须注意的是不要惩罚一个无辜的人,不论他干过什么。至于各国公使,他们也对这道上谕非常不满意。美国公使明确表示,他对于这道上谕“奇怪的措词”深感忧虑,不知中国政府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法国公使认为,这道上谕所使用的词语“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语义双关”。似乎向任何一个方向都能解释通,都有道理。镇压与保护,似乎成了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英国公使窦纳乐则担心,这道上谕有可能被解释为对刀会、拳会秘密组织予以宽恕,有鼓励这些秘密结社反对外国人反对教会的意思。

  马勇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