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禾新医院定位高端 七成患者是台胞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上海禾新医院,台资医院
  • 发布时间:2012-07-23 10:30

  上海禾新医院是台资第一家在大陆开业的医院,刚刚于6月份全面营业,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钦江路。

  上海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禾新医院不光是独资第一家,其前身位于长宁区的辰新医院也是合资的第一家,早在2002年就开业。这次禾新医院几乎把原来辰新医院的医生都迁移到了这边,而原来的辰新医院资质将会开办一个以儿科为主的专科医院。

  定位高端

  在张焕祯院长看来,定位高端是发展禾新医院的必由之路。

  “在禾新,医生的薪水比较高。医生不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收入。”张焕祯说,这儿的医生不拿“红包”,开药不会与薪水挂钩,主要拿的是诊疗费。医生要拿“红包”源于在医院的收入不高,通过收入调节可以让医生专心看病。

  在张焕祯的测算中,禾新医院的最大容量是日接待病人1000人,目前是200人左右。其中床位数量将达到100床,目前第一期是30个床位,产科还在申请当中,随着产科完成,就会增加50个床位。远期的最多床位也不会超过300个。床位数量有限。

  在这些情况下,医院要的是吸引高端客户。虽然针对这一部分人群,三甲医院里有特需挂号,不过,张焕祯认为,上海的高端特需病房还没有办法覆盖这么多高端病人,而禾新医院所有的都是特需,环境更好,医疗条件也好。“另外,医保不是我们的范围,那些不是我们的客户,因此,虽然有资格做,但是没有申请”。

  目前,在禾新医院的病人结构中,70%为台湾同胞,其他为中国香港、国外人士或是本地居民。不过,在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中,希望台湾同胞的人数占比下降到50%以下,增加大陆居民的占比。

  仍受制体制

  对于吸引好的医生过来,张焕祯坦言,要吸引本地人才并不容易。目前的行政体制,使得很多高水平的医生都有职位,再加上事业单位编制,有更好的退休金保障制度,让他们“下嫁”到台资医院似乎不易实施。

  张焕祯透露,目前禾新医院的七八十位医护人员中,大部分来自台湾地区以及国外,只有少部分是来自大陆三甲医院退休过来的,极个别是国内其他医院转过来的。

  上海一家二甲医院的护士朱女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在民营医院,病人不多,显然护士的收入也不会那么高,更重要的是没有稳定的事业单位的保障。因此,很少有人转到民营医院去。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陈育德教授则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其实民营医院的发展也让医生产生了新的选择,对医生来说,一定程度上也不仅仅是看报酬,还要看其地位和成就感,如果去民营医院,更关注的是原来的地位能否得到体现。还有,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要不断实践的。如果没有病人,那么薪水再高也没有意义。而对于民营医院来说,管理水平高,一般效率也会比较高,对争夺好的医生、护士也有很大的优势。

  《投资者报》 记者 张东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