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付勇:重要的是绝对收益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长信基金,付勇,投资,绝对收益
  • 发布时间:2012-07-23 11:24

  相比随大流的基金经理而言,长信基金管理公司(下简称“长信基金”)副总经理兼长信金利基金经理付勇是“另类”基金经理。其管理东方精选时,曾持有10多只S股(未完成股改上市公司的股票,下同)且基金业绩突出,被业界称为S股的“猎手”。

  付勇自称偏爱“业绩拐点型”上市公司。他强调“和而不同”,在价值投资大体系下,每个基金经理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风格。他本人更愿意做个性化投资,精选个股,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大类资产配置。

  随着A股的起起伏伏以及大的投资环境的改变,绝对收益的投资理念成为目前付勇所倡导的重点。

  做少数派投资

  付勇曾被称为S股的“猎手”。2007年,还在东方基金公司时,其管理的东方精选基金持有14只S股,占基金投资股票资产的28%,此后2008年、2009年S上石化、S佳通和S仪化均是其重点配置的品种,这些股票为基金净值增长贡献很大。

  “这么多年,精选个股的风格一致保留了下来,2006年做了农产品,后来的长城信息、中科英华、攀钢钒钛、福田汽车、TCL集团等,至今精选个股的特色仍在保留。”谈及精选个股的诀窍,付勇认为,没有捷径可走。

  “股票需要逐个具体地去分析。大家关注太多的一般都很难有超额收益,所以要看别人不太关注的,这样范围就会缩小很多。但即使这样,也要老老实实去研究。”付勇说。

  然而,在研究股票上,付还有一些自己的习惯。

  “像招商银行和万科A这样的股票,大家都说价值显现,应该投资,我就完全接受,不会花时间去研究,反而一些大家不太关注的股票,我会比较关注。”

  “我是半路出家,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多数重仓股持有时间都在半年以上,波段操作比较少。”付勇说。

  早期对S股感兴趣,与付勇做博士论文有关。据付勇讲,攻读北大博士学位时,其论文正是分析研究当时证券市场独有的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学以致用,利用股改这个中国证券市场10多年来的最大制度安排发掘了大量成功的投资机会。

  “但如今,偏重于在阅读中吸取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付勇谈到,找到了一只好股票,还要能够拿得住,自己管理基金的持仓中持有半年以上的股票占大多数,除非有些涨得太快,到了目标位。

  “前几年做投资,自己看好的股票会重仓投资,现在重仓股占比有所降低,很少集中持股,不愿意再去冒风险,更愿意稳健一点”。

  更确切地讲,降低重仓股的持股集中度,是付勇从东方基金公司到长信基金公司后,在配置特点上的一些重要转变。

  比较其原管理东方精选和现长信金利的持股集中度,后者大大降低,大部分重仓股持有比重鲜有超过基金净资产2%以上。

  强调绝对收益

  2007年,付勇管理的东方精选业绩排在同类基金前十名,但2008年因高仓位落在同类基金后十名。

  但进入长信后,付勇的投资方法改良不少。付勇告诉记者,现在仓位控制考虑得多些,要找到一只好的股票很难,因为市场越来越有效,绝大多数股票大家都挖掘得非常充分。

  事实上,付勇投资理念变化最大的,是最近两年,公募基金行业较为推崇的绝对收益思想。

  付勇认为,就基金投研而言,近年市场环境较为不利,自下而上选股,首先要考虑保证安全边际下的绝对收益。

  “PE存在套现压力,而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层等产业资本力量兴起,让市场承担了太多的利益角逐。因此,在对股票估值时,不能简单用市盈率或市净率法,要充分考虑大股东和高管等产业资本的估值体系,包括PE减持价、大股东增持价、股权激励行权价和增发价等都要考虑。”付勇谈到。

  付勇坦承,面对全流通时代A股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募基金要取得绝对收益,要多点智慧,必须摒弃单一的估值思维。

  “比如可以选择”传统主营业务+X“的上市公司,即传统主营业务成长稳定,为这类品种奠定了安全边际,X代表这类公司能够涉足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这就为上市公司成长扩展了想象空间”。付勇认为,这类公司可能会取得不错的绝对收益。

  《投资者报》记者 岳永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