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爱恨交织中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伦敦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地铁,交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7-30 11:34
飞机缓缓飞翔在希斯罗机场上空时,左边窗外是一片夜幕的灰暗,右边窗外则是一片晚霞,红得迷人。
当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半,天居然还没黑,伦敦的灯光在一片迷雾中,发出奇幻的光,太阳对这里有着格外的眷恋,迟迟不愿归去。我想真不愧是“日不落”帝国,即便当时英国没有实现全球殖民也当之无愧。
希斯罗机场,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临近奥运,岂不是濒临瘫痪?出发前,甚至有记者危言耸听地告诉我,入境、过关需要三个小时,而且检查极为严格,肉类食品被发现一律扔掉,我想着箱子里的方便面,里面是有酱料的,而酱料里是有肉的,于是我的心连着腿肚子一起,开始不安起来。
抵达机场后,一切都出人意料,机场没有想象中壮观,奥运氛围更是有如徐志摩笔下的诗——淡淡的,淡淡的。没有宣传标语,没有吉祥物文洛克,也没有伦敦奥运的徽标,只有墙壁上各式各样人物的笑脸和欢迎字样算是一种阐释,很考验人们的想象力。
查验护照更是迅速,一句“我是记者”海关人员就不多问了,不到5分钟我就被放行了,背包也没人查,我的方便面——安全了。
慢了有人骂,太快了也有人不适应,老记者们开始念叨北京奥运会的好,仿佛一遍又一遍地安检,才能让他们心安,如此轻松就踏入伦敦,无人盘查,反而十分不习惯,心中疑惑顿生,想象其中是否藏有猫腻。
该怎么形容我们的心态呢——想太多真累。
我们入住的伍德福德乡村酒店,坐落在伦敦4区,属于伦敦东北部偏远的郊区,搭乘地铁到市中心需要1个多小时,有点类似北京的四环。
走往地铁站的途中,安静的清晨让我迷失了自己,一时间,仿佛找到了心中的童话王国:路边欧式建筑小屋里,偶尔透露一点灯光,没有任何声响,但我仿佛能看到精致的锅碗瓢盆,闻到早饭的清香;每家门前木栅栏里都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面开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我把它想象成心灵的家园,那么静谧安详。不宽敞的街道,弯弯曲曲向前蔓延,不用抬头就能看到湛蓝的天,心情,能随时得到释放,眼睛,也可以自由地飞翔。
只用了不到一秒的时间,我就爱上了伦敦这座城市,心里的一朵朵小花,随着装小资的情绪,不断盛开。
就像美好的爱情总是短暂的,换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打开伦敦地铁一览图,我头哄的一下子就晕了,五颜六色的线条弯弯曲曲布满了纸面,彼此交错简直就是一张复杂的蜘蛛网。我开始发愁,这可是我每天出门的必需交通工具啊,但要等我完全研究清楚,可能已经过去十天半个月,没办法,我硬着头皮挤了上去。
伦敦共有12条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系统。由于早期施工技术限制,伦敦地下隧道的横截面呈圆形,直径也不大,看起来像个管子,地铁车厢也做成了管子形状,而且彼此独立,显得空间愈发狭小。
早晨的风凉爽宜人,可是进到地铁里,立刻换了一个世界——又闷又热,仿佛回到高温时期的深圳,天啊,我惊觉地铁里居然没有安装空调。再看看我手里那张一卡通Oyster Card,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深意,Oyster Card直译过来就是“生蚝卡”,可不是,每个这里面的人,都像一只无奈的“炭烤生蚝”。我呢,进城一趟就要烤1个多小时,不糊才怪。
如果车厢里的炎热还可以忍受,那么要是到站不停呢?
据当地媒体报道,昨天已经有几十趟列车因为搭乘人数太多,不能按时停泊在Stratford站,而是直接开了过去。这一站正是奥林匹克公园所在地,很多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因此受到影响,被迫过站转乘公交车回家。
对此,地铁运营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人太多了,但又要保证地铁按时运营,因此无法每一站都停靠。”奥运期间,伦敦两家主营地铁公司分别开出500趟和1900趟列车停靠Stratford站,方便外来游客前往奥林匹克公园,可是欲速则不达,陈旧的地铁系统跟不上巨大的人流量,最终个别车次出问题了。
这样的解释,伦敦市民可不买账,同住伦敦4区的玛丽气呼呼地说,地铁营运出问题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因为“铁轨上有树叶”停运,还有因为“暴雪”停运,这次的理由更不像个理由,“too hot to stop”。
就是这样,伦敦人始终会将自己的生活排在奥运之前,奥运会近在眼前,对他们却又像是远在天边的事情。根据英国广播电台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超过59%的英国人认为“奥运会与我无关”,英国旅游局则发现,奥运期间将会有400万英国人选择出国旅行,伦敦地区有大约近80万人离开。
住在附近的史密斯告诉我,他会在奥运会当天去西班牙旅游度假,“我并不是反对奥运会在英国举办,只是它的确可能引发交通拥堵和地铁的拥挤,这会让我的夏天更加烦躁。所以我想躲得远些,我会在西班牙度假一段时间,奥运后段我再回来。”
说是这么说,可是英国人骨子里有一种骄傲,虽然整天叫喳喳的,但奥运来了,他们还是很绅士很热情的,慢热型的他们,慢慢也还是投入其中了。
这种爱恨交织的状态,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作者系深圳《晶报》伦敦特派记者)
钱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