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泊尔(002032.SZ)、爱仕达(002403.SZ)等竞争对手因2012年业绩预期不佳而股价跌跌不休的时候,又一家主营不锈钢餐厨具的企业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凌丰”)踏上了IPO之路。
公司“一把手”叶灿雄等人依靠密切的政商关系,隐匿巨额国资,未经评估就改制,将国企低价卖给自己。他以几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获得广东凌丰控股权,从政府官员华丽转身为私企老板。
然而红顶商人身上发生的官商故事却远不止于此,《投资者报》以公司业绩变脸、政府补贴上市为线索,顺藤摸瓜,为投资者一一呈现。
业绩不够补贴凑
截至2012年7月26日,餐厨具行业龙头苏泊尔股价创下年度新低,年跌幅达46.64%。201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收入19.22亿元,同比仅增长0.26%,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9.28%。
另一家不锈钢餐厨用具制造商爱仕达一季度主营收入4.16亿元,同比下降19.76%,净利润0.17亿元,同比下降32.74%。其7月14日发布的半年度业绩修正公告称净利润将下降30%~50%。
行业大环境低迷,广东凌丰此时上市,确实有点不合时宜,实际上公司业绩在2011年已现疲态。
2009年~2011年广东凌丰营业收入分别为6.57亿元、9.11亿元、10.67亿元,2011年增长趋缓。同期其营业利润分别为0.31亿元、0.59亿元、0.57亿元,2011年已现负增长。
公司2008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2011年,公司削减研发费用至2385.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2.24%,低于高新技术企业3%的红线。广东凌丰不惜冒着高新资质被摘牌、税收优惠将丧失的风险,削减研发费用,其业绩压力可见一斑。
在2011年公司业绩显出疲态之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坐不住了,加大对广东凌丰的补贴力度,强行将其净利润水平拉回正增长轨道。2009年~2011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62.73万元、693.32万元、1682.86万元。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在2011年非常“给力”,比2010年多掏了近一千万元,支持公司上市。
与此同时,一个关于公司其他应收款的细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2010年公司其他应收款比2009年末增加351.25万元,主要原因是当地建设部门向公司暂借款400万元,用于建设新兴县东方广场。
政府部门缺钱搞建设,找广东凌丰借钱周转,除了能看出公司并不差钱外,更能发现政企双方关系紧密。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地政府没钱搞建设,却有钱给公司发补贴。
借改制隐匿国资
政府收纳税人的钱,却流向“红顶”企业,令人唏嘘,红顶商人叶灿雄更是周旋于政商两界,游刃有余。
叶灿雄的履历显示出其清晰的人生轨迹:先在国企任职,后调入政府主管部门,再进入下属企业担任领导,将其改制脱钩后,自己当上了老板,功成名就后又进入上级政协任职,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工商资料显示,广东凌丰2000年改制脱钩之前为国有独资企业,主管部门和唯一股东均是新兴县对外经济贸易局。2000年在公司改制脱钩过程中,叶灿雄上演了一出里应外合隐匿国资、高管变老板的把戏。
2000年4月广东凌丰进行改制脱钩。广东凌丰支付给新兴县对外经济贸易局100万元补偿款;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叶灿雄等27人按职务高低和贡献大小认购50万注册资本,其中叶灿雄出资18万元,占比36%,岑剑胜等26人占比64%。
2001年1月,公司以其拥有的新城镇广兴大道土地使用权经评估后的增值部分2580万元,以资本公积金转增的方式进行增资,注册资本从50万元增加至2630万元。2001年2月叶灿雄以货币资金170万元再次对公司增资。
从公司改制过程中,可以发现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公司改制脱钩时未对新城镇广兴大道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广东凌丰仅支付给新兴县对外经济贸易局100万元补充款就获得了价值2580万元的资产,涉嫌集体隐匿国有资产。
第二个问题是土地评估增资行为本身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土地使用权应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规定,其评估增值部分不能用于增资。2007年底,叶灿雄等27名股东以现金方式补足,这一问题得以纠正。
第三个问题则更为严重,在2007年补足注册资本时,叶灿雄获得85.45%((36%×50+170)/220=85.45%)的增资比例,出资2204.61万元。但事实上,公司2001年1月增资2580万元在前,叶灿雄2001年2月增资170万元在后,其实际认购的出资比例应该为36%。
在这一问题上,各级政府部门、保荐人招商证券、发行人律师广东正平天成律师事务所均将2月份的现金增资认定在前,而将1月份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认定在后。工商登记资料上白纸黑字记录的时间不认,一切却由人为操控,政府默许。这样堂而皇之、明目张胆的国资侵占行为实所罕见。《投资者报》将继续关注广东凌丰后续股权转让及叶灿雄后续增资资金来源问题。
《投资者报》研究员 施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