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2年二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5.53万亿元,同比增48%,季度环比仅增4.46%。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速明显放缓。
这种放缓的趋势还在延续,《投资者报》统计7月数据显示,发行锐减,期限拉长,收益率没有惊喜,信托市场显得冷淡。
7月发行量环比下滑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30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109款信托产品,月环比下滑了64.72%。
从发行量看,中铁信托第一,华信、中融、长安、中信紧随其后。
剔除仅发行一只产品的公司,湖南信托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0.25%;紧随其后的为四川信托、陕国投、中信信托和苏州信托。
从产品期限看,1~3年期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本月发行的产品中,81%的产品公布了期限,平均期限约为22个月,与上月相差不大。
其中,1~2年期(不含)、2~3年期(不含)和3年期以上的产品发行分别占36.36%、56.82%和6.82%,2~3年期环比上升了17.53个百分点,其他两期均环比下降。
从预期收益率看,预期收益下限平均水平为8.84%。房地产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其次是工商企业和基础设施。金融、证券投资类集合信托低于整体平均水平。
回报最高的是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的组合,纯股权投资列第二,贷款运用第三,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10%、9.63%、9.44%。
如果按期限分析,1~2年期(不含)的为8.52%,2~3年期(不含)的为9.02%,3年期以上的产品则是9.25%。
对此,长期从事第三方理财的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汪鹏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降息预期影响,融资方不断压低融资成本,传导至股票质押、地产、政信等多类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较上半年普遍下降了约1%。
“目前期限方面主要以2年期产品为主,1年期的产品成为了稀缺产品。”汪说。
政信合作成热点
据普益财富《2012年上半年信托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共3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14款基础设施领域集合信托产品,合计募集资金504亿元,较2011年大幅上涨。
“现在的房地产信托收益仍较高,可是调控政策不明朗,投资者有顾虑。大批量的政信合作项目出现是事实,而非基础设施类信托计划,比如房地产,细看融资方、担保方,都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影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产品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上述人士介绍,对政信合作项目的判断,通常借助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定义来理解,即信托计划融资方或担保方中是否出现各级地方政府成立的以融资为主要经营目的的公司,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企业(事)业法人机构,其主要以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等作为还款来源。
“受实体经济增长下滑,投资者对房地产和工商企业运营忧虑的增强,更多地转向具有政府隐性担保的地方基建项目的信托产品。”汪鹏说,7月份政信类产品的发行仅比前两者之和略少。
考虑到还款压力,上述匿名人士对于发达地区的政信合作项目比较乐观,“地方政府欠银行的钱可能存有拖延现象,但欠债券和信托应该不会,毕竟投资者的影响力很大。我会着重挑选平台所在地的财政收支情况,优先考虑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产品。”
本金分次偿还模式兴起
除此之外,在7月在售产品中,一款来自新华信托的“中国医药城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中国医药城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创新之处在于本金偿还方法。
根据资料描述,信托计划每6个月偿还一次本金,3次偿还信托融资本金比例为20%、20%、60%,受益人的信托收益按天计算,每半年分配一次。其中,300万元(含)以上持有期间适用的年收益率分别为:6个月内为8%,6个月~12个月为9%,12个月~18个月为10%。
通常情况下,集合信托会分期发放利息,但只在到期结算时一次性偿还本金。“一般的,报酬支付分季付、半年付和年付,去年的报酬支付有很频繁的倾向,大多季付或半年付,今年又多回到了年付,对于投资者来讲,利息支付越频繁越受益,本金则要视情况而定”。深圳一位资管人士Tom告诉记者。
记者从销售渠道了解,分次偿还本金模式在今年上半年刚刚出现,市场反应尚可,新华“中国医药城”计划虽不是首创,但已陆续有少数产品采取了这样的支付方式,在业内尚属少见,是一种新的尝试。
“分次偿还本金的还款模式,对融资方而言,可以降低其实际的融资成本,而对受托人来说,则需要更严格的督促融资方的现金流,实现其分配还款,有利于及早化解可能的风险。但及早兑付信托本金,将一份信托产品被打散为三份会面临着一定的再投资压力。”Tom解释道。
“这样计算的利率有点特别,相对降息之后,平均9.5%的预期收益率不算低,有的客户第一次做信托,觉得定期偿还本金更安全。而对于一直在做的老客户,这反倒没有吸引力,偿还几十万也买不来一个信托,若钱不急用,不如一次性归还,利率基数大。该项目一期上周刚发完,现在是二期,规模还挺大。”7月26日,北京某销售渠道经理对本报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