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顺成:一夜回到解放前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银行,企业,民间借贷
  • 发布时间:2012-09-06 14:47

  为什么资产优质的企业偏偏是银行打压的对象?担保的钱不过只是一个月的销售额,这个企业就四面楚歌。

  “我已经卖掉了一块地,拿去还贷了。”朱顺成每见到一个问起他互保联保事情进展情况的朋友时,都在重复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是说给朋友听,实际上是说给自己听。

  一听到《小康·财智》记者去浙江调查浙江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朱顺成第一个赶到座谈会现场,欲开口,却讲不下去。

  专访时,朱顺成终于平静下来,一边递给记者很多关于互保联保风波他为了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准备的资料,一边开始讲述他经营企业十几年来的种种过往。

  1500万酿成祸端

  朱顺成怎么也想不到,区区的1500万,最终成了他挥不去的一个阴影。

  上世纪90年代,朱顺成是学校里的英语老师,过着拿固定工资的快乐日子,后来他所在的浦江县为了发展经济,办棉纺厂,需要英语人才,朱顺成就被挖了过去,时间滑入2000年,企业改制,对棉纺市场了如指掌的朱顺成就自己下海办了企业--浙江永成进出口有限公司,浦江县永盛衍缝工艺有限公司。

  公司发展顺遂,很快就从一层楼的规模干到了4层楼的规模,并且朱顺成还在2003年的时候买了地。经过差不多10年的折腾(政府的原因,地始终没有用起来),朱顺成终于在2011年底成功拿到地,并且盖起了自己的厂房。朱顺成想着:虽然外贸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利润逐渐走低,但是他的订单并没有下坡,他准备在自己的厂子里大干一场,并规划好了未来的蓝图。

  开工就需要钱,所以他积极地参与了互保,他帮朋友担保1500万,朋友也帮他担保。而且这个朋友是朱顺成精挑细选的。2011年,该朋友的企业纳税排进浦江县前11名,意味着企业绝对是优质资产。

  可是朱顺成怎么也想不到,就在他为朋友的担保顺利过关以后,他才发现,朋友替他做的担保因为朋友的资产已经全部抵押,银行不给他放贷。所谓的互保,实际上变成了他单方面的担保。

  这还不是最让人揪心的,互保没多久,也就是去年年底,他听说朋友跑了,这下不仅政府、银行慌了,朱顺成也慌了。

  因为该朋友欠有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向来强势,所以外出躲避债务的朋友被民间借贷的人找到,并在政府的协调下被浦江公安局拘捕。

  本以为朋友的被捕,朱顺成的互保事件就告一段落了,谁知道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全部资产被查封经营堪忧

  朱顺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旗下有两处工厂,加起来的资产评估价1.2亿元,市场价估计在1.6亿元左右,而且他本人做事向来谨慎,欠银行的贷款只有4000万元。所以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家资产良好的好企业。

  可是因为互保的事东窗事发,朱顺成的全部资产立刻被银行查封,银行要求朱顺成偿还朋友欠下的1500万元贷款。虽然朱顺成怎么想都觉得这事不合理,但是当初互保的时候,在银行的合同上,银行写得清清楚楚,如果他担保的企业出事,不管该企业因为什么情况出事,朱顺成都必须第一时间偿还贷款,朱顺成签下的名字就白纸黑字的放在那里。

  所以,一个瞬间,朱顺成就变成了被监视的对象,银行紧紧地盯着他,盯的他心里发慌,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人清瘦了很多。其实那时候,为了能扩大生产,朱顺成向两家银行申请了贷款,其中一个2000万元的贷款为了应急,他先向民间借贷借了,准备等银行的贷款下来以后还掉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利息比较高),但是现在他的资产被查封,所以申请的贷款马上就泡了汤。不仅如此,不能生产,还平白的多出了2000万的高利息民间借贷,朱顺成说,这个借贷一个月的利息就高达百万元,他现在又不能生产,真是被逼上绝路了。

  自救无力

  为了能摆脱困境,朱顺成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

  因为自己的资产被查封,所以现在的朱顺成想要借钱,难!但是做企业这么多年,终究还是有一些了解自己的哥们儿,朱顺成就让这些朋友帮自己从银行借钱,然后他来还银行的利息,每一步都走得精打细算,并且小心翼翼。

  在一步步的自救下,工厂总算是又经营起来了,但是大干一番的干劲却没有了。“现在是单子能做就做一点,不能做就算了。”朱顺成现在的心思全部在如何从互保的危机中走出来。

  他想了很多的办法,甚至向法院提出了诉讼,希望银行能解封自己的资产。理由在于,他去查了相关的法规,如果签订的主合同无效,次合同也应当无效。

  互保事件,朱顺成实际上是被欺骗了,朋友做的是水晶生意,外贸为主,一包水晶实际的价格是10元钱,朋友报关的时候报了35美元,这等于是欺骗。按照常理,出货、拿钱,交易是真实的话,1500万的担保实在不是个大数目。但是这种交易,他觉得法院应该认定为无效,虚假交易。所以他心存希望,他的资产可以因为这是一桩不诚信的交易而被解封。

  因为之前有过先例,欺骗性质的合同无效,和银行的合同也无效。可是,这条路,朱顺成没有成功。

  银行的贷款到期!民间借贷到期!

  于是政府帮朱顺成出了个主意,卖地吧!辛辛苦苦等了10年拿到的地,满心欢喜要大干一番的心情,最后就变成了卖地。为了能偿还民间借贷,朱顺成把自己的一部分地卖给了借钱给他的民间借贷方。

  几番折腾,朱顺成也疲了,可是企业不能不做啊,那是他经营10年才有的结果。

  不明白还是不明白

  朱顺成说:“互保的那个朋友抵押的资产远远超过1500万元,如果能及时拍卖的话,这笔贷款根本不成问题。”当然,他也理解银行的难处,拍卖需要时间,必须要查清楚整个事情以后才能进行。

  对银行查封自己的资产,他也不反对,毕竟白纸黑字,自己签的名字。但是他几次去和银行协商,希望只查封自己的一部分资产,5000万的资产给银行,其他的资产帮他解封,让他先干起来。银行都用一句“NO”拒绝了。

  1500万,对于正常经营的朱顺成的企业来说,就是一个月的销售额。可是现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竟然把朱顺成逼上了卖地的路。

  朱顺成干的棉纺业,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浦江县的支柱产业,占到了浦江经济的1/4,尽管外贸形势现在比较严峻,可是聪明的浙江企业家总是有自己的应对办法。他们深谙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换东西换得勤,被子都被当成一次性用品,所以朱顺成的企业不停地调整棉纺生产的材质、生产的款式。一年年干下来,形势多不好,这个企业都好好的。

  “为什么资产优质的企业偏偏是银行打压的对象?”朱顺成想不通。

  可是,如今朱顺成想通了,他虽然还心存希望,希望他互保的事能及时解决,但是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回到10年前,重新干!”这当然是气话,1500万虽不至于影响这么严重,但是确实也让朱顺成尝到了割肉的滋味。

  自己辛苦干实业,从来不搞投机,就因为一起互保,成了板上的肉。朱顺成说:“真的很希望政府和银行能有好的解决办法,我是第2拨被牵连进来的,如果我出了事,我的朋友也会受牵连,这将是一个恶性的发展态势。”

  至于未来,朱顺成觉得,只要互保的事解决了,他依然会干劲十足地干企业,因为他有一个理想,他现在正在研究全国的城隍庙文化,已经出了很多本书,他想让自己企业赚的钱来支撑城隍庙文化,办城隍庙研究院,把中国的这个文化发扬光大。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胡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