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呼声和政府对策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浙商,政府,贷款
  • 发布时间:2012-09-06 15:07

  针对浙商所提出的苦衷以及亟待政府重视与解决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针对一线浙商的呼声,上述政府部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浙商声音]

  Question1

  觉得目前税太重了,希望政府对民营企业能减税。尤其对于一些制造业企业而言,税赋过重。

  Question2

  金融环境差。贷不到款,融资难。联保、互保出现问题后一味指责企业“乱担保”,实际上在担保时,企业之间是没办法互查财务,但是银行有这个权利,银行是否可以做提醒,减少企业的风险?

  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放贷或者抽贷、收贷时是否可以考虑企业的无形价值,给企业发展的信心。

  希望政府能促使银行采取一些更实际的举措。比如拍卖出问题的企业,让受互保牵连的好企业能够正常运营。

  Question3

  土地问题。政府承诺给土地,但是迟迟拿不到土地。正常拍卖拿地,但因为搬迁,延误了新厂房的正常投建。

  Question4

  招商引资问题。希望政府重视本地企业,对招商引资的力度适度就好,不要一味的招商引资,忽视本地企业。

  Question5

  “用工难”问题。现在招到合适的工人很难,制造业一线工人年龄平均在35岁,“90后”的工人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的一线工人出现年龄断层,很多年轻人不愿在工厂做工,政府鼓励大学扩招,但对于技校的招生缺少关注;现有劳动合同法,已超出企业的承受力,对企业发展不利。

  [政府回应]

  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将得到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针对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4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国发14号文件)。这是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全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对于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提振信心,稳健经营,提高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朱宏任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金融财税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鼓励创业兴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减轻企业负担的力度,将给予小微企业以更多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当前,在市场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大企业相比要更突出一些。去年下半年以来,围绕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生产经营困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今年上半年中央又发布了14号文件,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各项政策正在进一步细化落实中。

  朱宏任称,解决小型微型企业的困难与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有企业成本增加过快、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融资成本较高等等问题。尽管国家已经有了一些重要政策出台,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切切实实落到小微企业的身上。

  实施就业政策时向中小企业倾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尹成基

  作为就业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尹成基表示,为了保持我国就业的总体稳定,在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政策时都会向中小企业倾斜,来扶持他们的发展,减轻这些企业的困难。

  尹成基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当中,就业的形势应当说还是非常严峻的,就业工作也是非常的艰巨,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总量的矛盾还是相当突出。比如今年下半年新成长的劳动者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要寻求就业,从当年来讲,下半年就业压力会更大一些;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显现。一方面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对技能工人、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增加。另一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相适应的技工技能人才相对短缺,所以这个矛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更加显现。

  本刊记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采访中也了解到,人社部也正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确定140个培训基地和1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并拨付补贴资金。同时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上半年全国共培训约1100万人次。

  尹成基称,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政府便及时采取了“五缓四减三补贴”的政策。目前,人保部也在密切观察各类企业的发展情况,一旦发现企业普遍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会研究实施相关扶持政策,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采取“中小企业集合债”等多种方式解决互保危机

  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应雄

  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应雄认为,解决目前浙江民营企业的互保难题应采用多种方式来为民企融资。而不能单纯依靠银行。比如可以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抱团发债。

  据记者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时,浙江省就曾经发行统称为“10浙中小债”中小企业集合债,总额度是100亿元,分期发行,每期10个左右的企业“打包”,资金5、6个月就能到账。使整个浙江省大约三四百家中小企业受惠。2011年,杭州萧山区财政曾安排落实了5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基金,便帮助辖区93家中小企业缓解了融资难题。

  应雄认为,对比广东等长三角地区,之所以浙江出现互保信贷危机,是因为浙商的抱团特点,广东的民营企业家之间之所以没有互保是因为彼此根本不信任。而浙商的这种抱团、团结精神,完全可以正面引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来处理互保危机。抱团发债,灵活性、针对性、辐射性较强,效果立竿见影的中小企业集合债不失是一个良策。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范颖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