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于知子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薛仁贵,唐太宗,李治,管理
  • 发布时间:2013-02-21 09:53

  历史似乎有点滑稽,最艰巨的事业让最不被看好的管理者实现了。公元668年9月,大唐帝国的军队开进了辽东重镇——平壤,并且留下来了,朝廷委任名将薛仁贵为安东都护,负责原来高句丽地区的军政大事。

  其实,这不只是唐朝的胜利,这是一个长长的历史心愿。沿时间长河往回走,到598年,隋文帝的大军来过这里,失败,走了;到公元608年,613年,隋文帝的军队来过这里,失败,走了;到公元645年,唐太宗的军队来过这里,失败,走了。这个中原政权的心愿一直延续到公元668年才得以实现,整整有七十年。这个愿望消耗了中原政权几乎整个的生产力和民心,甚至以朝代的灭亡为代价。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个个都是中原政权的精英,然而,实现这些英雄的历史心愿的人,却是史书上称之为“昏童”的唐高宗李治。

  历史似乎有点滑稽,最艰巨的事业让最不看好的管理者实现了。唐太宗有没有对李治寄予如此大的厚望呢?当初,李世民是在两强都被淘汰的情况下才看好这个柔弱的皇子,甚至于在确立李治为继承人之后,这位父亲还念念不忘他与隋炀帝女儿所生的儿子——吴王李恪,说:“吴王类我”,认为李恪英武果断,最接近他的英雄气质,如果不是因为李治是皇后所生,继承人的位置就可能归李恪了。

  在无可奈何之下选择李治之后,李世民对他的期望有什么改变呢?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重,李治在病床边尽心服侍,唐太宗在临终前对这位继承人的评价就是:你能这样孝顺,我感到很满足了,也很放心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帝国的管理者对继承人的赞许,而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赞许。可见,唐太宗对李治没有抱多大期望,他的期望最大值就是在下一代的管理下,帝国没有风险,没有“覆舟”的后果,保持李唐政权的稳定性。他的期望,走到“孝”字上就截止了。

  然而,让李世民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后,他所不看好儿子的一面,却在很好地发展。李世民不看好李治能成为开疆拓土的英主,偏偏唐帝国的疆域,在李治的治下,是最大的。公元657年,苏定方灭西突厥,其作战艰难程度要超过当年唐太宗灭东突厥;公元668年,刘仁轨、薛仁贵征服高句丽,这更是隋唐两朝三代君主绵延了七十年的愿望。

  而唐太宗所看好儿子的一面:以仁孝持国,保持政治血统的纯洁性,却很糟糕。李治还是不能战胜政治的丛林法则,他无法制止武则天的强大,乃至在死后,几乎让李氏家族遭受灭顶之灾。史书对他的贬低就来自于这里,评价他为“昏童”。从而认为唐太宗选李治为继承人,犯了“昧于知子”的错误。

  然而,走出政治血统的格局,我们发现李治其实是一个很合格的继承人。虽然在武则天的政治空间一步步膨胀的过程中,李治的柔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牺牲了一些无辜的性命,然而,帝国的精英并没有受到伤害。帝国出现了人道上的悲剧,但未出现管理上的悲剧。例如征讨西突厥和辽东的骨干人才:苏定方、徐绩、刘仁轨和薛仁贵,都是上一任管理人留下来的人力资源,李治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还让他们发挥了最大的效应。例如薛仁贵,在唐太宗时期,还只是因为战斗英勇而受到简单的嘉奖而已,而李治就很好地发挥了薛仁贵的作战指挥才能,实现了薛仁贵从猛将到军事家的转变,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转变。

  李治所管理的帝国,仍然毫无阻碍地朝着盛世的方向发展,没有耽误它的茁壮生长,哪怕是武则天改变了它的名字,也依然阻挡不了在李治时期形成的良好生长态势。

  有人说,李治的成绩是武则天干出来的,有人说,李治其实是一代英主。不管主客观条件如何,我们都不能动摇一点:唐帝国那个时期的辉煌成就,就是在他的治下完成的。这是他的政治产权,怎么样都不能被别人收割。

  从大格局看,李世民选择李治,并没有错,或者说,李治并没有出错。这对于历史而言,是最好的结局。

  刘黎平 这是一个早就发生在无数对父子间的故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