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公募基金业的最大出路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股权激励,公募基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3-04 14:26
近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基金公司等财富管理公司发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乍看起来,是好事,很多人鼓掌、兴奋,觉得公募基金有戏了。
要我说,基金公司上市对行业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解放公募最大的力量是股权激励,不差钱对公募起不了多大作用。
监管层一直有个梦想,即把公募的规模搞大,但监管层一直没有透彻地认识到,像公募等财富管理行业,是以人才为本的,资金并不是核心。
因此发展这个行业的关键在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不是有钱。但如何留住人才?可以绝对点说,没有比股权激励更有效的办法。
尊重人的自利性
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开篇就总结了十条准则,其一便是: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但对公募是否要施行股权激励,是有争议的。其中之一就是,基金公司的高管和基金经理的薪水都那么高了,还要股权,这不是挑战民愤吗?
可要知道,薪水和股权是两码事,如果薪水和股权二者取一,理性的人宁愿牺牲短期的薪水而要股权,因为工资只不过是用于支付账单的,而账单则会用一种很有趣的方式消耗掉你的工资,如果一个人只把自己定位为挣工资,那么一辈子都会处在手停口就停的境地。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接受这一现状,但对于基金高管和基金经理这群海归、名校出身的高学历人才来说,他们显然并不满足挣点口粮就算了,而是成就自己的事业。
想想看,王亚伟离开公募基金,去创办自己的私募公司,难道是因为华夏给的工钱少吗?当然也不是像王亚伟离职时对媒体说的,在公募受关注太高,出去调研的时候,常常还没有到上市公,股价已经闻风而动了。同样的,莫泰山去职交银施罗德、肖风离开博时也均不是薪水低。而是,他们都觉得,公募不是一份永恒的事业。
亚当·斯密在1776年所著的《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之所以今天依然被诸多人学习和研究,笔者认为,其最为关键的是,斯密全书是以人以及人性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现象的,而不是以经济研究经济。
经济现象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而人以及人性是不变的。比如他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人性的自然属性。
如果斯密是对的,那么人的自利就该受到尊重。而公募基金在制度设计上,缺少的正是对人的尊重。
比如,《基金法》修订之前,不容许基金从业人员炒股;对股权激励问题,虽然敞开了口子,但目前为止,进展并不大。万家、东吴两家基金公司虽对股权激励有所破题,但均是对子公司而言,这就意味着,这些人要与母公司划清界限。
这种不平衡的股权激励,只能导致公募业务和非公募业务之间出现断崖式的割裂,因为能拿到股权激励的必然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而拿到股权就要到子公司任职,显然极大地削弱了公募业务的力量。
股权激励是第一生产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募行业的第一生产力就是股权激励,因为这关乎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大事。
首先,股权激励有利于改变当前极为不好的治理结构。
眼下,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并不是基金管理人、持有人和股东三方相互制衡,而是股东一方独大,在股东利益、管理人利益、持有人利益方面,股东利益是第一位的。
基金行业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特殊行业,股东利益第一显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
我也听闻,这个行业是为老百姓理财,所以股东的背景、资信等均须强大,但这些并不是这个行业之所以神圣的理由,相反,过于偏重股东利益已使这个行业变得猥琐和不道德。
在美国,著名的富达基金公司(Fidelity)其实就不过是一家家族企业,而著名的惠灵顿(Wellington)也不过是个合伙制企业。
其次,股权激励能保证资产管理者的积极进取,有利于留住人才并吸引人才。
对一个职业投资者而言,拿到股权,这才能称之为一份事业;没有股权,即使薪水再高,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打工仔。有股权,是为自己干事,这时股东、持有人、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单纯的打工仔,关注的只不过是工资、奖金和职位,至于股东、持有人均与其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可以一家一家地数,每个公募公司里稍微有点名气的基金经理,后来基本上都去开办自己的阳光私募公司了,从最早的肖华、江晖、吕俊、石波、莫泰山、张翎、孙建冬,到因老鼠仓而被审判的李旭利、郑拓,无一不是。
笔者曾与其中多位聊过为什么他们要另起炉灶的话题,回答是清一色的:想干点自己的事业。虽然很多人也有承认在公募时的工作状态有让人怀念的地方,但终究不是个落脚的地方,因为公募业的生存环境没有让人把一生都奉献给它的愿望。■
岳永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