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不否认冒进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俞敏洪,新东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5-21 16:12
“这钱花得值。”支付给世界前五大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巨额费用,没有让俞敏洪太过心疼,尽管新东方新一财季亏损的一定程度上讲,是因为应诉费用。
2013年第二季的财报显示,新东方当季亏损1576万美元。而上一次新东方出现亏损则要追溯到2007年。
就在新东方几近弱冠之年,祸不单行的调查裹挟着单季的亏损一并而来,一时之间股价狂泻,传闻四起。这或许就是新东方命中注定的“成人礼”。
“确实花了很多钱,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俞敏洪很舒爽的出了一口气:这向美国证券委员会、国外投资者证明了新东方是一家堂堂正正的公司——这显然要比单季盈亏重要的多。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亏损就是亏损,应诉费用绝非是新东方出现亏损的唯一理由。尽管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俞敏洪不断强调新东方仍然是一家“非常优质”的公司,但在美股市场上,新东方的股价也并没有随胜诉而迅速回暖。
所以,新东方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就成了一个必然要被问及的问题。
被做空是成人礼
也许不上市会更好?
这样的假设其实早就在“融了美国股民”钱的中国公司高管们的脑海中出现过,比如早年让中概股公司头疼的美股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而现在的语境依然像是在拷问中概股们对美国资本市场的适应力。出乎记者的预料,俞敏洪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很难说”!这的确不像是能从一个“性情中人”嘴里吐出的答案。
“上市帮助新东方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新东方老股东内部利益的纷争,通过上市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但上市之后又出现了很多别的问题,比如你意想不到千里之外的国外投资者的问题。”
纠结或许只是闪念。
“我想通了,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回到俞氏哲学的思路上看,如果当年新东方不上市,恐怕就解决不了内部问题,可能就是死路一条。当然,俞敏洪明白,“上市之后,所有的压力可能就集中到了我一个人的身上。”
不过现在,选择还是可以有的。比如一例接着一例的中概股私有化案。
截至目前,已有38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或完成了私有化,其中包括盛大、分众传媒、7天连锁等企业。这与2010年之前密集赴美上市形成鲜明对比。
趁着价格较低私有化,然后再择机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岂不是更好?俞敏洪倒也看得通透:很多企业私有化是为了再上市,这只是一种资本运作的手段。其实,只要把企业做好了,在哪里上市都一样。
“曾经考虑过新东方的私有化,但是到现在都没有落实的行动。”俞敏洪告诉《英才》记者,他觉得新东方保持现有的上市状态不是坏事,“去年和浑水公司斗争,证明我们100%没有问题,浑水被赶出中国,美国证券委员会对新东方认可。”
也许是新东方得到了一个好结果的原因,俞敏洪并不认同“美国股市对中国股票有歧视”的观点,“他们对中国的一些东西有误判,认为很多中国公司不可靠,但是这也源于很多中国公司确实不可靠。所以,这不是美国的歧视导致的。另外,为了解决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伪问题还是真问题,你必须用世界最顶级的专家来帮你解决。”
俞敏洪不忘对“敌手”浑水做一番评价:浑水的存在特别合理,攻击的就是你的毛病,如果你没毛病,证明自己没毛病就完了嘛。就像细菌每天都在攻击你的身体,你的身体有抵抗力表明你的身体很强。
现在的新东方“身体”够强吗?亏损的事实让外界对于新东方能否保住未来市场地位有了质疑的空间。
按照俞敏洪的解释,单季亏损的原因一半是应诉费用,另一半则是“内部经营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扩张太快。“之所以股价没弹上去,是因为内部经营的一些错误所导致的,跟外部已经没有关系了。”
“冒进”的新东方
过去近20年时间,新东方一共才开了400个教学点,但在2012年一年,新东方的教学点就新增了300个。
“冒进”俞敏洪并不否认这是个问题,但却否认这是个错误:“竞争激烈,别人开,你不开,生源就被抢掉了。所以,在保证财务健康的前提下,新开教学点是必要的。”
不过以前新东方开立学校是由主管副总裁批的,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人情问题,比如你不让开,他就天天求你,这个主管副总裁被求了两三次就批了,其实没有财务数据的支持,形成盲目扩张。
现在人力资源、财务部和资产管理部三个部门同时签批教学点才可以开。这样就保证了新开的教学点是相对健康的。通过这个控制,从去年10月到现在,新东方才开了十几个教学点。而去年同期开了100个左右的教学点。
实际上,2008年前后,新东方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冒进”,当然,成本上扬带来的是利润的上涨。
只是这一次,在教学点扩张的同时,裁员与降薪的风波将新东方一度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投资者因此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
“误会。”俞敏洪向《英才》记者解释:新东方3.5万名员工,正常的淘汰率是5%,这次裁掉的1000人不及3%,只要在2000人的范围内,都是每年新东方要执行的正常淘汰率。
除了裁员之外,负债问题也是投资者对于新东方怀有隐忧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在新东方的负债构成中,大部分是流动负债。
俞敏洪笑言:这反而才是新东方的财务优势。“新东方的预收款严格来说不算负债,我有一个原则:新东方的任何预收款都不能提前花掉,必须全部计入债务。你交了1000元学费,但你还没来上课,这个就相当于新东方欠了学员1000元。”
其实,这是新东方的一种盈利方式了。如果每年预收学费有20个亿,那么新东方能从这个“债务”里收到1亿元的银行利息,平均每年能给新东方带来5%左右的收益。
“所以,我们这里面有个衡量标准,你的总存款有没有超过你的短期负债,超过了就是健康的。但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是相反的,收了很多预收款结果全花掉了。”
对于教育培训市场,俞老师依旧保持着他唱多的态度。“现在还没有太成熟的教育机构出现,真正能够做百货商城的机构是不多的,新东方是百货商场型的。”俞敏洪认为,当前的教育培训市场需要一个整合发展与融合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专卖店”已经很难做成“百货商场”,反之也会有问题。
接下来,新东方“百货商场”已经在等待迎接大兴土木后的又一轮增长——“这有个时间问题,一个教学点的成熟一般是1年半到两年时间,还有人员配置,就是你有多少好老师,怎么迅速打开市场的问题。一个教学点平均收入是500万左右,大概有100万左右的利润……”
总之,新东方就是一个健康的企业。俞敏洪说。
文|本刊记者 昝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