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陷入债务泥潭吗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债务危机
  • 发布时间:2013-05-21 16:39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俄罗斯、土耳其的债务违约,再加上眼下的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未散,频繁拉响的债务危机警报,总令人心有疑虑——中国能在这些危机中独善其身吗?

  一方面中国持续高速增长所积累的庞大经济规模提供了坚强后盾;另一方面比较充裕的财政收入,相对平衡的财政数据以及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增加了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似乎债务危机距我们很远。

  不过,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据审计署统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共计11万亿元,相当于2012全年的税收总额,也就是说全中国用一年的税收才能填补这个窟窿。

  有分析称,中国投资占GDP比重已经高达50%,地方政府发债冲动仍旧强烈,很多地方呈现出“前任搞项目,后任还债”的恶性循环,政府债务越滚越大。

  而据高盛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债与GDP之比达151%,居全球之首。但企业债务只是总体债务的一部分,中国还有消费者贷款、政府债务和其他影子负债形式的贷款。2013年中国信贷总规模预计增至GDP的240%,且还在加速度增加。

  因此,担心中国将发生债务危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危机与分歧

  下一个债务危机的爆发点可能在中国——近日,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在博鳌论坛语出惊人。

  胡祖六给出的原因是估算上社会福利的欠账后,政府的核心公共支出可能增加8-12个百分点,总的财政支出占GDP将达到50%,而美国和日本才达到36%,因此这是不可持续的。

  数据显示,最新的中国债务总额占GDP比重接近200%,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中位居首位。中国到底会不会在未来陷入债务泥潭,其实分歧很大。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佩蒂斯公开表示,巴西经济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奇迹般增长最初是可持续的。但这些年来,巴西越来越依赖以举债方式获得的不良投资,多年的债务增长速度超过了它的债务偿还能力,结果就是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最终让巴西在1980年代陷入了“失落的十年”。

  佩蒂斯警告称,任何一个长期依靠投资维持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最终都陷入了债务危机或者陷入经济缓慢增长的阶段,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不管中国主动选择还是因债务所迫进行再平衡调整,预计中国在下一个十年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会大幅下降。乐观人士则认为,银行业危机通常始于外国投资者开始撤资的时候,而中国的外债数量很少,资本也不够开放。

  “中国政府负债超30万亿,但内债占到整个债务总量达95%-98%,债务率本身不是特别高。”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表示,债务问题还不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对《英才》记者亦表示,日本的债务比重远高于中国,但是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债务崩溃。中国如果有通胀预期,货币未来是贬值的,当期借入土地、设备等资产应该是最合算的。同时,如果对经济增长是乐观的,也就意味着税源是充分的,财政收入是上升趋势,覆盖负债成本是绰绰有余的,那为什么不借钱来发展经济?

  在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出台之后,很多地方政府负债累累。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过去几年地方债务的规模一直往上走。尽管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可以控制住,但是一些非银行贷款呈现迅速攀升。而这些债务已经进入密集偿还期,债务违约风险有所显露。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研究员周子衡表示,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忧,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会有严格的协议安排,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对贷款抵押品进行严格审查。

  失衡的结构

  从债务结构来看,国家债务可以分为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社科院报告认为,居民负债率较低和企业负债率很高,构成中国资产负债表的显著特色。

  2000年至今,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大致保持在58%上下的水平。但中国企业债与GDP之比达151%,居全球之首,超过了经合组织国家90%的临界线,值得高度警惕。在银行主导、信贷资产构成我国金融资产主体的金融背景下,这种状况蕴涵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从债务结构问题上看,我觉得政府债务占GDP50%左右,这个比例是可以接受的,短期不会有太大风险;家庭部门负债率相对较低;企业部门负债率占GDP超过100%,相对过高。所以三个债务中,企业债务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英才》记者表示。

  周子衡向《英才》记者指出,中国这种政府负债高而家庭部门负债很低的不平衡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股市投资很难得到回报,在‘国五条’等政策出台后,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被大幅度压缩,家庭负债被限制,而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应该允许居民负债来获取更多的回报。这种不平衡在未来将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在通胀的情况下,未来家庭部门将处于劣势地位。所以我很担忧收入倍增计划会受到很大影响,能否实现有很大问题。”

  还有学者称,欧洲债务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福利过重。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是由于过高的投资率造成的,中国当前的养老金等福利欠账非常严重,未来一旦发生危机,将会是两种因素的叠加,所爆发的危害力可能将更加严重。

  对于这种担忧,陆磊从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外汇储备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在中国其实很多人并不指望通过政府、通过养老金来为自己的未来提供必要的保障。即便是在负利率情况下,还是有如此高的居民储蓄率,这意味着中国人普遍是自己保障自己的养老,并不担忧未来社会是否为自己提供足额的保障。所以用西方式的低储蓄率造成的问题来衡量中国高储蓄率的问题并不合适。

  “同时,中国拥有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可以借其保障汇率稳定。拉美国家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存底,所以这些国家的货币就像纸一样不值钱。可以说,外汇储备起的是已经发生债务危机而避免使问题更加严重的保障机制。”陆磊说。

  文|本刊记者 谢泽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