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英解读中国改革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道达尔集团,日立公司,汇丰集团,ABB集团
  • 发布时间:2013-05-21 16:36

  面对放缓的经济增速,新一届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应为何事?深化改革之路又该如何行进?换一个视角,或许有更多思路。

  直击中国经济核心议题,多位中国政府的高层领导、近百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领袖以及数名蜚声国际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献策建言,以不同视角论道中国改革。

  地产前景、金融趋势、粮食危机、医疗体系……议题越是切中要害,就越需要真知灼见。而《英才》记者于会议期间采访了数位跨国企业领袖和顶尖经济学家,力图求解中国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500强领袖建议中国

  休戚相关,荣损与共。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市场若有些许闪失,即便是跨国大鳄也无法避免受到冲击。在《英才》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多家世界500强的掌舵者积极对新一届中国政府献计献策,内容涉及环境、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受访的世界500强企业领袖都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第11位:道达尔集团

  道达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马哲睿(Christophe de Margerie)

  “仅就能源行业而言,新一届中国政府所制订的目标应该更具可行性,比如在页岩气领域。”——马哲睿建议中国在包括页岩气、页岩油、煤层气等非传统能源领域里进一步创新发展,并“需要更好的合作”。

  根据2012年3月13日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国将在2015年实现65亿立方米的页岩气产量,但有国外观点认为这一目标较难实现,因为中国的大多数页岩气资源埋藏较深,且地理位置不佳,开采、建设成本更高。截至2012年底,中国仅进行了约80个页岩气开采点和评价井,商业性开采量十分微小。

  作为全球第四大油气集团,道达尔具有成熟完善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以及丰富的开采经验。近期,道达尔与中石化合作开发页岩气的谈判已进入收尾阶段,待相关主管单位批准后就将进行资源评估。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第38位:日立公司

  日立公司总裁 中西宏明(Hiroaki Nakanishi)

  “找到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中西宏明建议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应该只注重“硬件部分”而忽视了“软件”,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所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为了人们能够拥有好的生活品质。”

  在接受《英才》记者的采访前,中西宏明正在准备为本次论坛做的一份演讲的幻灯片,内容与城镇化相关:一是城镇化面临的难题,二是城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提到了日本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从城市群的规划、市民参与的过程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到2011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在全国各地的讨论中都认为,城镇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房地产开发商乐意从中分享成果,但如何让城市更富有“人情味”,是每一个进入城市的人共同的愿望。选择进入城市并不只是因为这里能够获得更好地收入和资源,归根结底,人们选择进入城市是为了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第53位:汇丰集团

  汇丰集团行政总裁 欧智华(Stuart Gulliver)

  “中国眼下正在经历一波规模巨大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治理污染还是发展清洁能源都需要巨大的投资,这自然需要一个更加发达的金融市场来支持。”——欧智华建议中国解放金融市场,发展债券市场。

  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欧智华表示中国现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但显而易见——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却十分缓慢,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松绑。“因为中国现在仅凭银行去做,存款的规模并没有大到能够应对城镇化进程的需求。”

  无论是当年“美国铁路大跃进”还是“运河经济”,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整个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扎实的资金保障。甚至有专家认为,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原因便是金融的胜利。在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为大规模的投资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第268位:ABB集团

  ABB集团董事长 冯恩博(Hubertus von Grünberg)

  “对中国这样经济增速抢眼的国家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不只一个,会有很多。”——冯恩博的建议是,“继续向前,保持性格中优良的品质,避免犯错,你们可以从过去整个世界的发展中吸取经验。”

  有趣的是,冯恩博向《英才》记者表示,中国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举个反例,比如你们太过认同在我们的经济基础和体制下形成的共同货币,这并不一定适合你们,你们有自己的货币。还要避免无休止的争论,我们为新能源体制找到合适的后续政策争论不休,而中国争论不多,行动却不少。”

  与中西宏明一样,冯恩博也准备了一份关于中国城镇化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幻灯片,他说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最快的国家,未来可能会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不过,冯恩博亦告诉《英才》记者,他对中国政府领导人十分有信心——“一直以来,他们决策并制定适合中国本土的解决方案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总而言之,我看好未来中国的发展。”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第309位:爱立信集团

  爱立信集团董事长 雷夫·约翰森(Leif Johansson)

  “新一届中国政府需要一直关注、解决环境问题并改善整体生态环境,以实现惠及全民的和谐发展。”——雷夫·约翰森建议用环保的方式把一些资源组合在一起,比如“服务业和制造业完全可以共处,大小企业也可以共处。”

  雷夫·约翰森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中,这给全球企业带来很多机遇,能源供应、能源的可及性、续集中化能源的供应已经开始显现,例如通过ICT网络的能源应用、智能电网等技术。所以,企业应该想想可以做些什么。

  全球智库把脉中国改革

  “谁能给我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这样抱怨道,因为经济学家们最爱叨咕的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与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不同,经济学家往往是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难免会出现“两只手”。而在国内,关于“破八”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讨论甚嚣尘上,比如中国特色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中国的未来需要应对的挑战有哪些,经济学家们给出的答案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两只手”的范围。

  “两只手”还体现在关于改革的讨论上,市场的手和调控的手,究竟如何能够配合好,也始终是中国经济学家关心的话题。有人曾断言称,谁能够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便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的经济学家中,并不乏“诺奖”得主,而他们将对中国经济有怎样的解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中国)真正的挑战是把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公平分配和改善环境等诉求相结合。”

  《英才》:仅当下而言,中国面临何种挑战?

  斯蒂格利茨:对于当下的中国,真正的挑战是把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公平分配和改善环境等诉求相结合,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制订一个综合的、注重增长质量的计划,同时加强执政的透明度。诚然,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确实需要改变,但经济增速也未必会受到严重拖累,中国经济仍有可能维持在6%—8%的增长水平。尽管中国的人均产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但这一鸿沟并非不可逾越。

  《英才》:新一届中国政府提出要深化改革你怎么看?

  斯蒂格利茨:其实很多变化已经发生了,接着就应该把各项措施继续推行下去,但会有为数不少的既得利益者试图阻挠改革的进行。在任何一个国家,改革都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比如美国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税收、道路建设和政治献金等方面的问题——大家都是一边改革,一边反思,因此我们不必过于在意改革将在何时完成。

  十年之后,应该会有所不同。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关键是改革推进的速度能否赶得上经济变革的速度。”

  《英才》:你认为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斯宾塞: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肯定需要转变。现在需要关注的则是应该如何转变。如今中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某些行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相关的公司也陷入了困境,但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不必讶异。不过许多国家无力应对这样的变革,结果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过去一些国家也经历过高速发展后趋缓的阶段,但他们大多体量较小,且当时全球经济环境尚好、外部需求也足够强劲,进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而中国现在并不具备这样的内、外部条件,所以需求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毕竟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换言之,如果需求不足,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会被束缚。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考虑到经济形势时刻处在变化之中,中国的改革也将一直持续下去,所以问题的关键已不是何时能够完成改革,而是改革推进的速度能否赶得上经济变革的速度。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博斯金(Michael Boskin):“在资产泡沫的问题上,中国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英才》:你认为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哪方面?

  博斯金:在中国经济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项下规模不小。其中包括大量外汇储备和储蓄,而这些储蓄则大多通过银行流入到了国有企业;在地方政府层面,应对经济危机时大量信贷资产的投入,通过银行系统反映到地方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中。

  然而,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起作用,甚至会形成坏账。这将成为一个问题,但我认为政府和央行有能力采取应对措施。如何应对取决于这些贷款的规模,由于一些银行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够将这些债务进行重组。

  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将在社会保障方面大规模投入资金,因为政府有很多尚未提供的基础服务,这将对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产生影响。

  《英才》:但这些问题似乎一直在被拖延?

  博斯金:或许面对这些问题,在大多数国家会选择往后拖,这是人们的本性。像日本,出现问题之前大部分人并没有对此产生怀疑。

  再比如,当我任职老布什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期间,我们经历一次金融危机,我们的银行里有许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借款。在纽约的银行中,墨西哥有许多主权债。我们只有清除掉这些债务,经济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正常运转。在压力之下,我们再也无法置若罔闻而拖延下去了。

  《英才》:拖延都是因为问题解决的难度非常大?

  博斯金:我认为中国面临的问题要小一些。尽管在地方政府层面存在一些泡沫,但并不至于产生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那样的问题。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状况看起来还不错,但对此得保持谨慎。总之,重要的是要避免出现更多的不良贷款——如果继续这样放贷并且大部分都成为坏账,那问题可就越来越严重了。在这些处理不良贷款的同时,减缓地方政府轻而易举获得贷款的速度,只有这样,问题才会渐渐得到解决。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总裁——克里斯多夫·拜尔(Christoph Beier):“中国需要注重增长能力建设,应以人为本。”

  《英才》:你最关注中国发展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拜尔:我更关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增长强劲的阶段,但如果想要保持这种势头,首先应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国需要建设发展能力以促进知识创新,生产更好的产品。比如改善教育方面;另外一方面,为使庞大的人口取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中国需要提供更多职业培训并懂得恰当地使用人力资源。

  我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正如那句口号所言——以人为本,这正是中国需要的。

  《英才》:你如何看待新一届政府频繁提出的“改革”?

  拜尔:实际上,中国一直处于改革的过程中。以上所称的职业培训、更好利用人力资源这本身也意味着一些改革措施,中国需要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获得教育的机会、享受基础公共服务的机会。这对于利用人的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而研发对此便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生产方面已经十分成功。但如何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多的原创技术是中国所需要的。我始终相信中国政府会明智地在科技和创新方面做出更多投入。

  策划|本刊记者 严睿

  文|本刊记者 胡伟凡 孟德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