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鲜食玉米产业调研 产区特征与品种潮流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 关键字:鲜食玉米,广东鲜食玉米产业,甜玉米
  • 发布时间:2014-04-10 12:50

  5月28-30日,2014南方鲜食玉米大会将在广州召开。目前全国鲜食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种植面积1500万亩,其中甜玉米为500万亩,仅广东省就有300万亩,并以每年十几万亩的速度增加,广东鲜食玉米产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南方的鲜食玉米产业整体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种植户对新优品种的接受度逐渐提高,糯玉米、甜糯玉米品种市场也悄然升温,鲜食玉米种业企业对南方市场的抢夺将进入白热化。品种、科研、种植、加工、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整个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分析广东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农财宝典》深入广东惠州、湛江、茂名等各个鲜食玉米主产区,详细采访了一批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种子经销商、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农业管理部门等,特别策划了一组广东鲜食玉米产业调查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惠州:全国最大的冬种甜玉米基地

  在广东,惠州甜玉米产业链最成熟,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

  惠州鲜食玉米产业特征

  种植面积:稳定在70万亩左右

  规模变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冬种效益较好,冬种规模有可能进一步变大

  主流品种:新美夏珍、华美甜168、华美甜8号、粤甜系列、美甜5号、惠甜系列和先甜5号等

  品种潮流趋势:对品种抗寒性和抗热性以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华美甜168和华美甜8号发展势头强劲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辖两区(惠城区、惠阳区)三县(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96万多亩。

  惠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黄观桥介绍,至今惠州农业打造了包括甜玉米在内“十二大”特色农产品,近几年甜玉米复种面积都稳定在70万亩左右,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品种结构方面新美夏珍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华美甜168、华美甜8号和粤甜系列品种,另外美甜5号、惠甜系列和先甜5号等亦占有一定面积,其中华美甜168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在广东,惠州的甜玉米产业链最为成熟,从业人数达10万人,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是名符其实全国最大的冬种甜玉米基地。

  甜玉米称霸,博罗领军

  惠州种植甜玉米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惠州市农业局种植业科副科长袁炜群告诉《农财宝典》记者,经过20多年发展,惠州市甜玉米种植面积目前居全省之首,并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甜玉米生产基地。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甜玉米的身影,也有少量糯玉米,占比不到10%。

  据惠州市农业局统计,目前惠州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基本稳定在70多万亩,鲜苞总产量约70多万吨。

  悠久的种植历史形成了很多甜玉米种植专业镇。惠城区汝湖镇是最早种植甜玉米的专业镇之一,主要是当地农户种植。汝湖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多时达3万亩,近几年保持在2万亩左右,大多是一年种两季。

  “博罗县的甜玉米一直都是惠州甜玉米产业最大的亮点,不只种植面积大,而且集中化程度高。”黄观桥认为,惠州甜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种植集约化程度密切相关,博罗县既有博罗广大甜玉米合作社等大型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有惠州市祥浩实业有限公司等大型甜玉米加工企业,这些公司大大带动了当地甜玉米产业的发展。

  品种更迭,种企争市场

  甜玉米能否种好、卖高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优劣。如果按照每亩一斤甜玉米种子计算,惠州的甜玉米种子需求总量达70万斤,市场如此之大,必然成为鲜食玉米种子企业的争抢之地。

  “几乎所有的鲜食玉米种子企业都想进来,但是在惠州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却没有几个。”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副所长江新晓说,20多年惠州的甜玉米品种也更换了几轮。

  江新晓介绍,根据惠州市种植甜玉米的习惯,品种更迭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要求抗热性和抗寒性同时具备。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像华珍类型的品种因为产量较高、适应性强而受到种植户的欢迎,风靡相当长一段时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种植户收益的因素已不单是产量和适应性,收购商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005年以来,珠海市鲜美种苗发展有限公司的新美夏珍被广泛推广种植,逐渐成为惠州甜玉米品种的霸主。

  自2005年以来,惠州甜玉米种植面积直线上升,品种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的华美甜168和华美甜8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粤甜16等粤甜系列品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广甜系列、惠州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的惠甜5号和6号,以及先正达的先甜5号等品种逐渐进入惠州市场。

  虽然品种变得丰富,但是目前新美夏珍种植面积仍然最大。惠东县农业局副局长张爱均表示,惠东县甜玉米品种种植前三名分别是新美夏珍、华美甜168和粤甜3号,另外先甜5号也有一部分。

  “先甜5号品质确实不错,但还是面临种植难度和风险较大。”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站站长李雄兵表示。另外,由于气候原因,“黄白粒”库普拉在3月中旬时不能种植,现在逐渐被华美甜8号所取代。

  除了甜玉米之外,糯玉米也有些扩大的趋势,2013年惠州糯玉米种植总面积在3万亩左右。“我今年试种了80亩的南粤花糯,效益还不错。”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平潭村周记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周培岗告诉记者。

  政府引导,产业链渐成

  甜玉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单造平均亩产鲜苞1000公斤,平均亩产值约2000元,每亩可获纯收入1200元左右,是效益较好的旱粮作物。

  袁炜群介绍,近几年惠州市各部门高度重视甜玉米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甜玉米生产发展。早在2005年,市委办、市政府办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甜玉米产业发展意见》(惠市委办[2005]18号);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惠州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市委发[2007]43号),将大力发展甜玉米等特色农业,列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并制定发展目标。

  其次是资金引导扶持。每年惠州市市级财政通过甜玉米专项、特色产业专项、粮食发展专项等资金,扶持引导甜玉米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每年约有30万元。另外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大力建设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促进产业稳定发展。2013年,在惠城区汝湖镇、博罗县杨村镇、惠东县梁化镇、惠阳区平潭镇各建立了5个国家级高产示范片,总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很多地方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种植、管理、收购、打包装运,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队伍。”江新晓举例,种植移栽工作就有人专门做,一人用圆锥打坑,另一人载苗,或者只有一人也可以先打坑后载苗,一天能种几亩地,总之效率很高。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都是连接成片,主产区还有配套的收购点和加工厂,已形成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经营格局。目前,惠州市从事甜玉米流通加工企业多家,其中盈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祥浩实业有限公司、东海王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等甜玉米加工龙头企业,鲜甜玉米苞日加工能力近千吨,年加工能力达到25万吨鲜苞,仅加工一项便可消化25万亩甜玉米鲜苞。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为当地粮农解决了种子、技术、资金、销售等问题,增加了种粮农户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甜玉米生产的发展。

  《农财宝典》记者 欧士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