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审定品种的正规店渐成气候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 关键字:甜玉米种子,走私种子市场
  • 发布时间:2014-04-10 13:02

  如今的走私种子市场已没有当年火爆,但却变得更加复杂,市场上充斥着走私种、以走私种为母本制的种子、某些滞销的审定品种、劣质种、假种……不法商人将大包装种子分装出售,没有正规小包装,或者包装标识不清。但据调研,鲜食玉米种子市场已渐规范起来。

  不久前被曝光的湖南“黄金玉米案”引发了社会对走私种子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涉案的甜玉米种子源头是中国香港和泰国,通过水客携带等途径走私入境在多个省份种植。经专案组调查,自2003年以来,涉案人罗海鸿从香港、泰国的孟山都、先正达购进了50多吨的奥普兰、王朝、美亚101等玉米种子,未经过海关的报关检验,更未取得国家的许可批文。据悉,该案共造成200亩玉米绝收。

  这是走私种子现象的冰山一角,但对比近年来甜玉米种子销售渠道变化,走私、地下交易行为已有所减轻,一些规范审定品种开始抬头。

  收购价高

  走私种子抢手有因我国《种子法》规定,作为主要农作物的甜玉米,品种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并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检疫证才允许生产经营。但违规情况尤其是走私种子现象一直存在。

  早年进入玉米行业的人应该对“华珍”、“美国黄金1号”和“金银粟”不陌生,这三个当年备受追捧的甜玉米品种均未在广东通过审定,都是从境外走私入境的。

  《农财宝典》记者了解到,香港等外地收购商对甜玉米的收购价高达3-4元/斤,但对品种和品质有明确要求。较高的收购价吸引了农民主动要求种植该类品种。惠州市盈图甜玉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库普拉、金银粟等甜玉米品种往往直供港澳,收购价格较高,成为农民的“抢手货”。

  在市场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即使是“走私”、“无包装”等从非正规途径而来的种子,农民也乐意接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王子明介绍,国外一些加工厂只收购某一品种,而国内市场又没有或紧缺该品种,于是一些不法种子商就通过走私把种子偷偷运到国内销售。

  对于走私种子的暴利,王子明记忆深刻。前几年,王朝(黄金1号)、库普拉(黄金3号)甜玉米种子紧缺,价格最高被炒到700元/斤。惠州市博罗县的甜玉米收购商黄永东也说,过去金银粟20多斤的大包装,最贵时卖到19000元,一斤差不多800元。

  地下交易的种子同样利润可观。据调查,惠州、湛江等地仍可见每袋40-50元(每袋450克)的假冒“华珍”种子,这类大多是销售商私繁,每袋除去10-20元制种成本,中间仍有30元左右的利润。而有的经销商以“贵”吸引农户,或者用其他种子冒充售价较高的“先甜5号”等品种。

  来源不明

  地下交易混乱风险大

  如今的走私种子市场已没有当年火爆,但却变得更加复杂,市场上充斥着走私种、以走私种为母本制的种子、某些滞销的审定品种、劣质种、假种……这些种子往往被贴上所谓“进口”的标签,不法商人将大包装种子分装出售,没有正规小包装,或者包装标识不清。

  “每到玉米播种的季节,那些从广西回来的人就在村里叫卖甜玉米种子,都是散装的,没有名字,大家都叫它‘XX村种子’,等着购买的人排了很长的队。”黄永东说,他在各种会议、论坛上都告诫农户要拒绝散装种子,但收效甚微。“那些卖种子的人第一年通常会在当地试种,效果一般都不错,但第二年有些人就拿出假种子骗人。”

  在江门经营种子的曾汝财也发现,有时那些散装种子种出的玉米甚至好于正规种子种出来的。农民也相信了“进口种子”老板展示的试种效果。据他估计,在江门地区甜玉米“进口种子”播种面积达30%-40%。

  曾汝财判断,销售“进口种子”通常可以获得50%以上的回报,甚至100%”。惠州市博罗县广大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的黄振明介绍,其合作社种植的华美甜168种子一斤80元,粤甜9号种子一斤50元;而黄永东所说的“XX村种子”一斤能卖到110元;一家南雄合作社购买的“黄金1号”种子一斤的价格更是高达150元!

  “进口种子”一边在给无良商家带来高利润,一边却给农户带来高风险。据了解,甜玉米的种植需要配套栽培技术,由于高温、降雨等因素影响,即便播种正规种子也可能颗粒无收。广东省农科院专家认为,国外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品质表现较好,但也较难种植,不同的种植季节、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都会对整个生长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通过走私而来的种子,商家往往只管销售不管其他服务,很容易出问题。

  购买走私种子,除了播种技术难把握,买到转基因种子的可能性也很大。就在近期,因为查到MIR162转基因成分,我国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12批54.5万吨进口美国输华玉米作退货处理。

  黄永东建议,正规种子经销商要重视试种环节,不同季节、不同地域都要试种,并做好跟踪和记录。

  变化趋势

  违法销售行为在减少

  行内人对“走私”这个敏感词很谨慎。《农财宝典》记者暗访惠东县良井镇的一家种子店时,店老板说只卖经过审定的华美甜8号,对于以上提及的走私种子,一概不知。惠东县梁化镇一位兼做甜玉米种子销售和甜玉米收购的老板也说只卖华美甜8号和华美甜168。被问及可否收购走私种子种植的玉米时,他才松了口,“只要品质好,品种有没有通过审定没关系”。

  不过,“现在走私的甜玉米种子已不是很多了。”王子明认为,随着我国甜玉米育种技术的提高,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本土化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国家也加大了对假冒伪劣品种的打击力度,走私造假种子的风险增大了。黄永东也说:“由于走私种子贵很多,押的钱也多,很多种子店都不愿意卖了。”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洋种子”不再难求。不过随着“框架协议”即“供种+收购”的模式本地化,种植走私品种甜玉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韶关南雄市一家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几千亩的土地就主要栽种“黄金1号”,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该合作社种植的甜玉米全部用作加工,种子也是当地加工厂提供的。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见习记者 刘海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