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东:十年,企业既要能打顺风球,更要会打逆风球

  • 来源:楼市
  • 关键字:房地产,朱立东,滨江
  • 发布时间:2014-07-18 10:14

  过去十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众所周知,做这个行业的人从中获利丰厚,但是这个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地产行业的白银时代。在滨江有一个原则:不追求一个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集团总体的效益最大化。记者对话滨江集团副总经理朱立东,在梳理房地产十年的同时,也对杭州老牌房企滨江集团进行回顾与展望。

  Q:朱总,您在杭州楼市也有多年了,在您看来,2004年到2014年的市场呈现出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

  A:杭州十年房地产的发展整体来说是向上的,但是是波浪向上,不论是交易的量,还是价格,都是向上的。总体来说,2004年到2008年的房地产是呈向上的趋势,而且这个趋势的波段是很陡的。2008年到2013年这个期间房地产市场是呈波浪形的,有上有下,但总的来看是向上的。到了2014年,房地产整体处在一个市场下行期。

  Q:滨江这十年来发展不易,请您介绍下滨江在这楼市黄金十年来的发展轨迹。

  A:这十年是滨江集团22年历史中比较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的阶段,尤其是2008年的上市将企业推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十年来,集团的产品品质更好,产品线更加清晰,打造出了以阳光海岸为代表的楼盘,以及像万家花园、万家星城这样的中高端产品系列。以前的战略布局纯粹是以杭州为主,2008年开始在绍兴、金华等地都有开发,战略上形成了以杭州为主、辐射周边的格局。

  Q:对于开发商而言,在这十年市场的变化中也面临不同的选择,我想知道滨江在市场下行时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A:2004年到2008年是市场好的时候,所有的房地产商都有钱赚,这肯定不是市场正常的发展。正常的市场应该是品质高的楼盘留下来,品质低的则退出市场、2008年以后,整个市场是呈波浪形的,有上有下,下的时候就比较难做,这对滨江来说就面临着选择。在滨江有一个原则:不追求一个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集团总体的效益最大化。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怎么实现公司比较好的销售呢?有的企业就抱住价格不放,我们的金色兰庭、阳光海岸就是在2008年卖的,戚总说“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性价比不高的房子”。于是我们的价格就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地下调,这是“失”,可是这种“失”却让我们的资金能够快速回笼,确保了企业的运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是有“得”。

  虽然有所“失”,但是为后面的“得”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一个企业的发展既要能打顺风球,更要会打逆风球。而逆风球怎么打好,就有赖于你的品质、物业、服务。

  Q:您如何看待目前许多房企采取“两高一轻”(高周转高杠杆轻资产)发展战略?

  A:所有的企业要把产品比较快的周转,用同样的钱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高周转”是企业可以去追求的。“高杠杆”则具有比较大的风险,这个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发生资金链的断裂。

  我是比较赞成“高资产”模式的。拿我们集团来讲,我们在逐步增加物业的持有量,走高资产模式,这样就能较少地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Q:滨江未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A:滨江要做行业的推动者,做区域的领跑者,每年的销售规模要达到一定的量,在行业的发展中要有所为,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一个目标。

  Q:现在唱衰楼市的声音越来越多,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您认为未来楼市将会如何发展?

  A:所谓“唱衰”,无非是大家对境遇的描绘。我自己是反对这种说法的。因为中国房地产远远没到崩盘的状况。根据国家统计,现在城市化率才达到53%,从国外城市化率的指标来看,要达到70%才基本实现城市化。以这个作参考,我国远远未达到城市化。所以,现在来唱衰楼市是没有基础的。

  中国经济经过高速发展,房地产发展的态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未来房地产更多的是呈波浪发展,幅度也更小了,房价上涨空间不会很大,交易量也不会很大了。未来楼市的运营会发生变化,房地产产品的投资功能会回归到居住功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