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大爱外化

  • 来源:楼市
  • 关键字:绿城
  • 发布时间:2014-07-18 12:44

  ——访绿城-蘭园副总经理楼明霞

  打造地产“理想国”的路途上,楼明霞与绿城一起经历了十一年的春秋。犹如一瓶醇美的好酒,需要岁月的沉淀。“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追求通过那种很‘炫’的营销手段去打动客户。但当你沉下心来就会发现,那时候所做的东西缺少一种内核。这种内核就是一个企业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担当。”体现在绿城·蘭园之上,就是一种“君子当如蘭”的气质。

  竖着“容易”和“艰难”两个路牌的十字路口,绿城永远选择“艰难”的那一边。

  当大多数楼盘还在拼设计、比装修、造概念、谈配套的时候,绿城已经跳出了攀比物质构造和硬实力的桎梏,着手追求精神层面和人文向度上的内涵。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是一种包含理解、体验、设计、规划到服务的系统的过程,是用心投入的积累过程。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信念我们的每一个楼盘,都是以做‘艺术品’而不是做‘日用品’的目标来要求。”2014年,这是楼明霞在绿城的第十一个年头。从当年供职于企业文化部到如今就任绿城·蘭园的副总经理,绿城的理想主义情怀已经深深烙印在她身上。

  当人们都已经习惯房地产推销中的浮夸,并小心翼翼地规避着浮夸背后的陷阱之时,绿城·蘭园却将注意力放在了业绩和物质等可量化的领域之外,坚守着极致的人居价值理念。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更是对城市文脉和圈层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如果是赤裸裸地拼市场,我从来都不怕。”楼明霞说。但在日趋严苛的行业环境中,绿城并没有制定所谓的“生存法则”,而一个浮躁、功利、人人都在寻求利润与回报的年代,“在各种利益链中,你不伤害自己是不能保证品质的。所以绿城伤到骨子里,伤到血液里了。”

  在楼明霞心目中,作为绿城这个地产“理想国”里强势的精神领袖,宋卫平的人格转化为企业价值观。“绿城从不钻营,不做急功近利的事。”用楼明霞自己的话形容,“绿城是用人格力量在保证产品的品质。”

  体现在蘭园的交付上,她的严谨、细腻和对内涵执拗的追求,正是源于对绿城文化的理解与再现。

  “术”与“道”:

  从物质表达到精神追求

  在“身份标签、城市典范、行业标杆”等定语之外,房地产行业还需要呈现什么样的价值格局?过去很少有开发商会思考这样的内涵。

  而作为开发商,楼明霞的立足点是.绿城打造产品的过程,也是向这个社会传达真诚、善意、美好的过程。

  通过绿城·蘭园,楼明霞致力于向外界传递一种人居价值观一一不再拘泥于穷奢极欲的物质表达,转而瞄向楼盘业主的圈层需求和精神追求。

  “就像宋董所说,我们园区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会无声地讲故事。即使人不在里面,它们自己都能构成一种场所精神,从我们园区里走出来的就不会有坏小孩。这种美好的精神追求给了我很深的启迪。”

  在楼明霞心目中,宋卫平与绿城产品之间的这种关系,更像一种人与物之间彼此印证、彼此观照的交互式情怀。“我们的产品,是宋董内心理想的一种外化。我只要把绿城产品背后所包含的这种理想与追求重新表达出来就足够了。”

  回到情感的本源,在楼明霞看来,如果将房子拟人化,那么,蘭园可与“君子”等量齐观,当人们审视它的修为、举止、仪态乃至相貌的时候,对应它在圈层梯度和社会等级中所处的位置,恰好还原了‘君子”应有的地位与气质。

  “很多入党得蘭园的营销脉络非常独特,事实上,对我而言,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们做过很多期主题,最初我们做的是‘祗此蘭园’,当时这个‘祗’字是用繁体字,因为繁体字比简体字多了一层含义,它有‘不动声色的恭敬’这么一层含义。这种气质是我特别想赋予蘭园的。因为兰花给人的感觉就是花中君子,不绚丽,不乖张,但一定是孤芳自赏的,这种气质是文人雅士所特有的。在这个年代,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高雅,而不是一种关起门来的自我欣赏。”

  这跟蘭园业主的低调不事张扬深度契合。在楼明霞看来,高雅艺术和生活方式的熏陶和引导,才是中产阶层在物质得到满足之后,下一个终极追求的目的地。

  “这两年我听到过很多人对荫园的赞美,但实际上,我只是努力地通过蘭园这个项目,将绿城、将宋总内心对美好人居的那种理想与追求再度呈现出来。”

  楼明霞表示,“这涉及到营销的‘术’与‘道’,在‘术’的层面,很多人都喜欢天花乱坠地玩噱头与概念,我不愿意这样,我宁可选择通过产品来激发人性里的那些美好的部分。”因此,业主之所以选择茼园,“更多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本能。”它比奢华的包装更容易打动目标客群的心。这也成为绿城·蘭园的一种价值取向.不拘泥于富丽堂皇的物质表象,着手建立起它的精神家园。

  ”我的内心总是有这样一种渴望,希望我们引领着这个行业越来越向善和越来越美好。”楼明霞表示。

  “轻”与“重”:懂生活才能懂房子

  “房子对中国人而言,究竟代表什么?意味着什么?”在楼明霞看来,如果对于产品没有深刻理解和体会的话,开发商仅仅在硬件表现上加大投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比如像绿城这样的房子,在物质上,在硬件上,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可是过去豪宅产品简单化的材质堆砌,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兴豪宅消费群体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也一直在想,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客户7最后归结起来我们只将房子卖给这样一群人.45-55岁之间,有钱有腔调的中年人。”

  在楼明霞眼中,豪宅市场的阶层多样化和扩散性都在增强,但其总体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发现我们想要的文化群体,对城市的气质、交通、配套、氛围的依赖非常强烈。他们就像《小时代》里面,永远不会过中环的那群人一一如果我们把杭州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称为‘一环’的话,那么茼园刚刚位于武林商圈‘一环’以内。在这样的一种城市氛围里,我们跟文化界的一些人聊,他们希望哪怕凌晨一点钟下班,都还能喝到一杯纯正的星巴克。当时这个感觉,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这个圈层的人群一定是时尚的、不困惑的,你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风雅。”

  另一方面,他们的外表可能很绚烂,但内心又是质朴的。“他们对品质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内心又不需要别人来认同,他们买蘭园不是为了虚荣。因为他们知道财富的堆砌得不到尊重一一真正的尊重,可能来自于他的素质、他的文化、他的底蕴,他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再来考虑,对于这群人来说,最珍贵的是什么7内心的渴望是什么?”

  因此,当蘭园作为一种物业形态切实呈现后,人们发现所谓的“经典外立面”“一千个细节”“稀缺水景”只能准确描绘它在物质世界里的表象,尚不足以描述它在精神层面上所追求的内涵。

  “针对我们产品的属性,我想表达两种含义.第一,物质很重,蘭园对于这个城市和这个时代而言,弥足珍贵。占据一个好地段,拥有一套精美华宅,享受一份完美服务,这种生活是要以物质为基本的门槛的。但是第二点,我要说的物质很轻,特别是那些为子女购买蘭园的业主,并非要求子女在精神上和他们绑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绿城·蘭园不再是一种顶尖物业形态的象征,它更是塔尖人士安放心灵居所的最佳载体。而在楼明霞心中,“对这个时代而言,理想主义者是珍贵的;对这个城市而言,茼园是珍贵的;对那些内心追求理想的人而言,能够在绿城、在葡园走过这样的路,是珍贵的;对我们而言,能够认可绿城、陪着绿城一路走来的这些业主们,在我们心里是最最珍贵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