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绿色“圈地运动”

  在本世纪初,以细菌类产品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开始在虾塘中登场,凭借其大幅度降低病害程度、显著提升产量的表现,迅速在水产养殖业中扩散开去,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快陷入混乱的局面,并且一度名声不佳,大量的品牌很快出现,而又迅速消失。

  尽管存在很多的弊端,自从微生态制剂在行业中出现以来,还是出现了不少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尽管受到很多诟病,这一行当也还始终存在,而且市场容量不小,企业和品牌数量、产品类别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水平。

  有无数成功的案例,可以证明微生态制剂的价值,而随着形势的变化,这类产品和行业发展大趋势的契合度,也在不断提升。

  前不久关于“海参养殖滥用抗生素”的报道,再一次把人们的视野聚焦到食品安全环节。在食品安全日益被强调的今天,水产品的药残现象早已不仅限于行业中所谈论,而是被广大消费者所熟识,虽然大量、超量用药的现象在短时间内无法杜绝,但以微生物、酶、糖类、动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制品,无疑是更加安全、健康的替代用品。

  从另一方面看,之所以会有药残现象的出现,无非是由于病害越来越严重、病理越来越复杂,养殖户只能不停提高用药量、药品纯度,改换药物种类,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凡是用这种方法的,并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绩。反而是那些养殖成功的人,无论是企业推介的案例,还是坊间公认的高手,无一不是“重预防、少用药”,在这其中微生态制剂等产品起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想见,在未来,符合绿色、生态的产品将迎来机遇,也必将被赋予更大的期望和价值,随着行业趋向理性,很多相关企业在收获坚守带来的价值时,也为将来争夺市场制定好了蓝图。

  随着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行业变革加速,养殖日趋微利,微生态制品的企业从过去推销少数产品,逐渐变成售卖成套、覆盖养殖全过程各方面的产品群,或者以几个拳头产品为主,搭配以配套完善的辅助产品,销售模式从过去主力宣传产品售价低、效能高,逐渐变成推行养殖模式,以全套养殖方案带动产品销售。

  在本期封面故事,我们选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个企业进行详细的解读,其中的产品涉及微生态制剂、添加剂等。面对当前复杂的养殖状况,“绿色、健康、环保”是这共同的特点和愿景,除此外,这些企业都属于中小型规模,并且有自己相对独特的抓手,相信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他们将是一股新兴的正能量。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彭日立 苏若晶 李航 杨玲 见习记者 成海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