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梁文勇问鼎高位池组“虾王”
高位池组
选手:梁文勇
地点:福建莆田
投苗时间:3月14日
成绩:7月8日抓虾,7300斤/亩,对虾规格30支/斤,亩产值14.5万元。
养殖特色:全程拌料,定期测水,注重藻相和菌相平衡。
选手:温建荣
地点:广西江山
投苗时间:3月25日
成绩:7月5日抓虾3000斤/亩,对虾规格25支/斤,对虾价格23.5元/斤,亩产值7.2万元。
养殖特色:进海水经过滤池过滤、沉淀后,加山泉水淡化,投苗。
选手:丁向阳
地点:广东湛江
投苗时间:4月6日
成绩:分批抓虾,5亩高位池一共抓虾10900斤,平均亩产2180斤,亩产值4.6万元
养殖特色:准确称量虾罾上的饲料,判断对虾的摄食状况。
土池组
选手:黄政峰
地点:广西钦州东场
投苗时间:4月6日
成绩:7月14日抓虾,对虾规格29支/斤,价格23.5元/斤,亩产1138斤,亩产值2.67万元。
养殖特色:低密度鱼虾混养。
选手:莫健治
地点:广西合浦西场
投苗时间:5月18日
成绩:7月23日抓虾,32支/斤,亩产950斤,亩产值2.1万元。
养殖特色:一塘水养两造虾、前期精养管理。
选手:施远强
地点:珠海斗门
投苗时间:4月9日
成绩:6月23日抓虾,对虾规格41-42支/斤,销售价格19元/斤,亩产1004斤,亩产值1.9万元。
养殖特色:冬天晒塘底,肥水抗应激。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新渔网承办的“2014华南地区虾王争霸赛”日前顺利落下帷幕。在6个月赛程里,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编辑部一共收到来自企业、经销商、行业协会推荐的150多名优秀养殖能手,这些选手分别来自广东的湛江、阳江、茂名、中山、珠海、江门以及广西、福建等地各对虾养殖重镇。经组委会统计后,高位池组和土池组的前三甲分别诞生,福建莆田的梁文勇和广西合浦的莫健治分别获得高位池组和土池组冠军。
由于养殖户踊跃报名、经销商、企业积极推荐优秀养殖户,本届“虾王争霸赛”的参赛范围从广东扩大到了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华南地区。经历了去年对虾养殖困难,不少参赛选手都改变原有的养殖观念,之前大家都以高密度、博高产,追收益,而现在更多人愿意使用优质苗,降低密度养殖,稳产稳收。
今年第一造虾,广东的整体养殖成功率在3成左右,由于此次的参赛选手都是各地推荐或者自荐的养殖能手,本届虾王争霸赛参赛选手的成功率为高达7成,土池的亩产过千斤也没像去年那么遥不可及,今年土池的前三甲中,有两位参赛选手的亩产就突破了一千斤。
本次虾王争霸赛分高位池组和土池组,经“虾王争霸赛”组委会最后的统计,每个组别选取前三名,获奖名单如下。
高位池组的前三名分别是:福建莆田的梁文勇,亩产7300斤,亩产值14.5万元;广西的温建荣亩产3000斤,亩产值7.2万元;广东湛江的丁向阳亩产2180斤,亩产值4.6万元。
土池组的前三名分别是:广西钦州的黄政峰亩产1138斤,亩产值2.67万元;广西合浦的莫健治亩产950斤,亩产值2.1万元;广东珠海的施远强亩产1004斤,亩产值1.9万元。
梁文勇:定期检测防病害,苛刻管理造高产
虾王争霸赛参赛选手梁文勇,一个只有两年养虾经验的养殖新兵,2014年第一造虾养到了30支/斤,亩产7300斤,亩产值14.5万元,亩利润7万元,这样的成绩让人羡慕不已。
合股养虾,绩效分红
梁文勇是福建莆田人,之前是渔民,一直靠捕鱼为生,两年前看到养虾效益高,决意“上岸”跟人合股搞养殖,共承包5口塘,6亩高位池水面。今年其参加虾王争霸赛的池塘对虾规格达到30支/斤,饵料比1.14,亩产7300斤,亩产值14.5万元,亩利润7万元。
虽说一直跟鱼打交道,但对养虾却仍显陌生,梁文勇认为有一个靠谱的个内行人是十分必要。因此,他托朋友找来有7、8年养虾经验的钟师傅来做技术指导,基本养殖技术都由钟师傅说了算,他负责协调配合钟师傅,比如在人工安排、各种设备的供应等。为了更好把握养殖的动态,他平时也参与到泼药、喂料等养殖工作中。
“今年当地养殖成功的亩产只有5000多斤,而梁文勇有亩产7300多斤。得益于梁老板的放权管理。” 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的业务员陈文华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分红制度能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效益越好,工人收入越高,干活自然就更加仔细。
一代苗搭配草虾料,对虾长速快
“梁文勇对细节把握达到了苛刻的地步。”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部长罗后兵介绍,梁对养殖管理的要求非常精细,比如内服的多维,如果出现颜色不一样,马上发现并不再使用,对饲料的颜色、味道、颗粒的观察也到了极致。另外,梁对水质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定期检测水质,PH基本一天一次,亚硝酸、氨氮后期基本3天一次,发现问题,立刻处理。
在饲料的选择上,梁文勇不惜成本,他选择比一般对虾料蛋白含量高的草虾料。草虾饲料约41个蛋白,营养也更为全面,虽然价格比白对虾料要高300-400元/吨,但配合一代苗使用,对虾有更快生长速度。
在苗期管理时,梁特别注意水质变化,特别是PH偏高问题。在虾上料台后,严格跟踪料台,根据天气适当加减料,合理控制喂料、定期补钙。
如今白虾养殖整体成功率不高,为更好地预防疾病发生,梁文勇全程使用乳酸菌、活性酵母以及多维拌料。一个星期使用一次EM、益水原菌(光合细菌)、富水美(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调控水质,培养茶色水。定期和视天气使用抗应激药品。有机酸解毒灵、解毒应激灵轮流使用,天气不好时一起使用。
针对弧菌问题,梁的做法是定期进行弧菌检测,一旦发现弧菌超标,立即进行处理,如外泼碘制剂消毒。原则是以活菌调控为主,尽量少消毒,消毒剂只选碘制剂。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彭日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