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微:以最优性价比制备乳酸菌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强微,乳酸菌,水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5 15:08
自从2013年进入水产业以来,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微)凭借独特的乳酸菌产品,开拓出一片自己的领域。
众所周知,在水产微生态制剂市场,品牌繁多、鱼龙混杂,准入门槛和行业标准缺失,违规、失序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强微能够抢得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靠的是什么样的产品优势?强微又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固态发酵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固体发酵制备乳酸菌的技术国内其实早就有,只是密度不高,菌数基本上都在30-60亿/克之间。”强微公司董事长钟启平介绍说,强微公司2010年开始研发这项技术,当年就达到了平均300亿/克的菌数,目前基本稳定在500亿/克,偶尔也能生产出800亿/克的高含量,且都是活菌,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市场上有同类高密度固态发酵乳酸菌产品。
“其实这种方法(固态制备乳酸菌),不管哪家企业做,成本都是差不多的,换言之,强微能够大幅度提升菌数密度,这就是我们的优势,结果就是我们的乳酸菌生产成本很低。”钟启平这样说。
强微公司营销总监王波介绍,目前国内乳酸菌在养殖业中使用的情况并不普遍,传统液体工艺生产的乳酸菌,由于价格较高,养殖户或饲料厂又缺乏相关的判断真假的方法,从而造成乳酸菌产品价格贵、应用面狭窄。他还补充说,虽然强微的产品成本较低,但目前的售价还是保持和行业接轨的水平。
“依靠技术优势,强微乳酸菌出厂的含量都比较高。”强微公司技术人员介绍,以水产用高端产品HL040为例,其中乳酸菌90亿/克,加上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总菌数160亿/克。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高密度的培养,主要依靠宜春产的一种稀土类添加剂来促进乳酸菌的繁殖和提高密度,解除培养密度过高以后,带来的抑制繁殖生长的因素,如代谢产物抑制效应的解除,和解除密度过高形成的相互排斥作用,包括电荷排斥等等,“这套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是强微公司的专利。”
产品优势凸显:高效、抗逆
根据业界的反馈,对于微生态制剂,目前行业中普遍以复合型产品为多,成分以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为主,对于乳酸菌,很多一线从业者(养殖户、经销商、业务员等)的了解极为有限,偶有接触的人,对乳酸菌的效果反映也较为平淡。
对此,钟启平认为,目前业界使用的主流菌类,共同的特点是易生产,易保存,耐运输,耐制粒,耐逆性非常好,产品的生产流程非常成熟,但乳酸菌却是一个例外,目前市场上的乳酸菌产品大多采用液体培养生产工艺,耐逆性差,不耐运输和贮存,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往往由于产品含量不足,使用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很多人对乳酸菌存在误解。
菌种的抗逆性是微生态制品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此方面,钟启平有特别的信心。“强微固态发酵培养的乳酸菌,可以在室温下室内保存一年,损失率只有20%以内,80℃环境下,3分钟时间内制粒损失率在25%以下。”
“我们的产品中含有的大量的固态发酵培养基残基,我们的生产工艺是连同培养基一起烘干的,从而全部保留了其中的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当然还有死亡的和自溶的乳酸菌残骸。”钟启平介绍,这些残基是大有用途的,甚至是与液体发酵培养的乳酸菌的最大区别。
他告诉记者,液体培养工艺的乳酸菌分离出来后,是一个裸细胞体,还需要后包埋的工序过程;固态发酵培养工艺是连同培养基残基一起烘干作为成品的,所以,所有的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代谢产品都留在了成品中,产品的生物活性高,同时,培养基残基中的蛋白肽、纤维素、糖类等有机物,对微生物细胞具有天然的包埋保护作用,所以产品的保存性、活力都要显著优于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的产品。
“有好的产品,虽然新进入水产业,但我们也很有信心。”在谈到强微对华南水产市场的开拓时,王波这样说,公司将以乳酸菌优势为抓手,打造多元化的配套产品,着力推广安全、高效的养殖方案和模式,基本没有消毒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完全是纯生态型的绿色养殖技术,希望在公司业绩丰收的同时,为对虾病害的缓解做出贡献。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特点:
强微公司2010年开始研发固体发酵制备乳酸菌,当年就达到了平均300亿/克的菌数,目前基本稳定在500亿/克,偶尔也能生产出800亿/克的高含量,且都是活菌,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市场上有同类高密度固态发酵乳酸菌产品,强微乳酸菌含量高、相对成本更低。
特色产品:
强微水精翠、强微虾偷乐、强微蓝藻净、解毒护体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