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之路

  《医药经理人》的本月专题报道是年度行业审计

  我们的第13次审计—考察了大药企、中级药企和生物技术行业中的一系列企业在如今最热门的绩效度量指标“股东价值”方面的表现。当我们2002年9月开始这一系列审计工作时,这类广泛的指标——实际上是“价值”的核心概念——往往被投资界低估,他们偏向于狭隘的可以预测的资产负债表度量指标,这些指标与公认的会计和财务原则挂钩。

  但是,心态已经有所改变,原因是这种方法不能自动纠正管理层在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和掩饰股东资金的巨额损失(还记得安然公司吗?)时的狂妄自大,而且政府加强了监管,随后又出现了更加强大、更加多元论的股东激进主义派系。非常感谢我们的审计合作伙伴圣约瑟夫大学豪布商学院教授Bill Trhombetta帮助我们开创了该项目,项目的主旨是将价值的透明指标(比如品牌忠诚度、质量和客户导向)置于公司决策链的中心位置。这个项目当然也将《药企经理人》的编委会品牌写进了历史。

  行业审计是一项自我更新的事业,每年都有新元素加入进来,目的是确保行业审计始终都与时俱进。我们在2014年行业审计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度量指标——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从而更加精确地识别企业在资本投资的利润回报上的表现(减去该资本的成本,不论其形式是债务还是股本)。这个度量指标尚待商榷,即,管理层是否应该至少承担投资资本的成本——比如,股份回购计划是否是一项“免费”支出?有些情况下,这些计划是否能够促进股东价值的流失?有了这个度量指标,我们就可以精确地看到企业股价在股东价值下降的同时如何增长。作者Trombetta还采用所有九个度量指标对两个重大并购项目的长期前景作了一次有趣的分析:雅培和夏尔公司即将签署的并购协议,两家公司在每个度量指标上的绩效都惊人的互补,从而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第二个重大并购项目就是威朗对爱力根公司的仍然悬而未决的恶意收购,无异于更加扑朔迷离的“欢喜冤家”配对。

  最后,今年的行业审计利用了13年的丰富经验,强调必须要将利润增长与收入增长区分开来,因为前者是证明真正的股东价值的基准。右表显示了2009年到2014年五年期间利润增长与销售收入增长的对比,同时反映了销售总务管理成本(SG&A)的变化。结束语:实现股东价值的成功企业将表明利润增长速度高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如果情况相反,则表明企业面临价格和毛利压力以及过度的销售总务管理支出增长。明星企业是“隐形战斗机”,与日渐衰老的大药企——诺和诺德、塞尔基因、爱力根以及夏尔公司一争高下——雅培一定会笑逐颜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