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语文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潮流,创新教学理念,进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创新的方法如下:在课堂间实施师生情感交流。在课本的“精妙处”聚焦情感。优化阅读过程结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 理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30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要进行开放性教学,给学生创造开放的、民主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充溢着作者的情感,奔涌着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间,情感被渗透、被传达、被倾诉。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真正让学生学懂、学好一篇文章,就必须要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对字词的品读,与作者、与文本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共鸣,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文本的价值体现在读者自足的开放性、独创性的阅读过程中,不同的阅读支撑起文本的意义和价值。当建构主义思想大量地渗透进了语文阅为现实了。
在教学情境的启迪下,师生的活动能够直截了当,抓住主题,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经验基础,用比较少的时间达到情境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速度和深度。即是说,情境创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主题,遵循“简约”的创设思路,使学生经过情境体验,形成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某种联系,启迪思维,展开联想,有所发现。但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一些情境的创设方式,存在着为情境而情境的课堂表现。一些教师为创设情境而煞费苦心,很动了一番心思,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去挖空心思地设计迷人的情境教学,但结果使情境游离于教学主题之外。
二、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创新的方法
1.在课堂间实施师生情感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实施,能实实在在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主动吸收、主动理解、主动积累、主动领悟、主动运用、主动拓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互动是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的长效催化剂。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通过心理换位策略,在课本与学生之问架设起一座桥梁,更好地帮助学生人情入境地学习课文,学生主动建构起自己的认知体系,获得特定的情感体验。
其实,在高中语文课文中,学生所阅读的大部分作品里面往往有着生动的形象,而每个人物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特定的角色。引导学生与这些角色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心理换位,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问、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能在课本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更好地帮助学生人情入境地学习课文,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在“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沟通中,以上这些策略的运用应根据课本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在运用中不断反思,让这些策略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对学生的课本理解与情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机地将课本的内容与熟知的生活、个体情感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有效的自主建构。
2.在课本的“精妙处”聚焦情感
“精妙处”是指课文中最精彩的词句、语段,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在“精妙处”引导探究,不仅可以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而且能深刻领会课本的人文内涵。课本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积淀丰富情感、陶冶思想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凭借。“立足课本、用好课本”这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
3.优化阅读过程结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收集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和主动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借助有效的学习过程得以形成。然而,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习过程结构的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到一些零星的知识,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不会触类旁通学习新的内容;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留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需求,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过程结构,并有意识地在同类学习内容中加以回顾、巩固、迁移;也有的教师尽管知道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但是,他们的教学过程设计比较粗,跨度大,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细化教学步骤,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结构,导致学生只能说出文章的只言片语,至于对怎么一步步学习的过程却茫然不知。随着社会对新世纪语文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推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新模式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成为高中语文先导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据此分组,使各组学生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色。另外,教师应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明确高中与中学学习环境的变化,并转变学习观念,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时,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自由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安排学习步骤,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最后,教师在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模式进行中,应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给予明确指导,使学生能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总之,语文教师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所产生的情感信息接近和近似于作品情感信息的程度,但同时要保持清醒状态,使自己不被作品同化而弄得神魂颠倒。也就是说,学生阅读时产生的是审美情感,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所激起的自然感情。
胡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