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战略安排(一)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一带一路,产业链,劳动力
  • 发布时间:2015-08-28 07:41

  2013年,习主席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并表明我国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新审视并调整国家的战略方向。在这一国策的导向下,我国企业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纷纷选择境外投资,拓展海外市场。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经济全球化使其面临的投融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差别税制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企业走出国门的首要难题。本文基于以上考虑,以企业投资活动为主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投资目标,分投资过程、收益安排过程和资金退出过程对企业整个“走出去”过程设计税收方案,结合案例给出税务风险控制建议,最后分析企业走出去的税收障碍,客观分析企业海外经营的税收负担和风险,旨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有效指导。

  “一带一路”国际战略的优势分析

  2013年,习主席在对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访问演讲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亚欧非国家共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和双多边的贸易发展机制,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建立沿线国家的区域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指出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等明显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内领域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目前,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上一般只能占据加工制造环节,获取的利润在其产品的总利润中只占不到20%,而产品80%的利润都集中在上游的产品设计、研发、品牌和下游的市场营销。中国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层面,必须要走出国门参与到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部分。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收购,目的就是要占据境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以及品牌和人力资源等。

  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带动效应。目前中国处于内需不足的阶段,短时间内内需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带动商品的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通常以两种方式来获取海外市场:一是直接在海外设立工厂,在海外生产国内品牌产品并占领国外的当地市场;二是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或销售处,直接采用产品出口的方式。中国的一些服务产业,如建筑业,也已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需要向国外发展、拓宽国际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非常紧缺这些专业性技术与服务。在许多国外大型工程项目中,中国企业都成功中标,海外建筑业的利润也大幅提升。同时,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对外承包工程可以带动国内设备、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出口,有利于促进国内建筑、制造、运输、金融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价格上涨,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不明显。目前各地纷纷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今后中国传统的低工资优势可能会逐渐丧失,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可能会取代中国成为低劳动成本的国家。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寻求低工资带来的利润空间,从而可以继续保持其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一带一路”国家在地理上与我国接近,而且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资源。中国企业“走出去“与这些国家产能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促进沿线国家的工业起飞,带动整个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税收作为一项比重巨大的成本,必须要归入投资者考虑的范围。尤其是在企业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投资时,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情况较之发达国家很不稳定,在有些国家甚至政治体制和税制都很不完善,税收管辖权、计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企业形成高昂的海外经营税收潜在成本。

  文 蔡昌 李梦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