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我的医生

  • 来源:37°女人
  • 关键字:医生,一呼医生,医疗
  • 发布时间:2015-10-09 09:51

  胡林是北京望京医院的一名创伤科医生,每天,他平均要接待40多名患者,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都会提出一个令他为难的要求:要电话,以便进行诊后咨询。“在工作时,我接电话是对面前的患者不尊重;不接,是对打电话的人不尊重。”胡林说。

  他曾尝试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但公众号的许多后台操作必须在电脑上进行,他无法利用上班的碎片时间回复患者,而且微信公众号的设计更适合大范围推送信息,一对一沟通并不方便。

  胡林等医生的麻烦,让马海平看到了机会。2014年7月,他创办了“一呼医生”,一个患者与医生间的社交平台。加入“一呼医生”后,医生将得到一张二维码名片,每个就诊过的患者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够通过微信与医生建立联系,随时在线咨询医生,并线上支付相应的咨询费用。而医生可以利用医生端APP批量管理病人。

  最初创业时,马海平花了1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因为曾经在百度担任过品牌市场总监,马海平在医疗行业积累了不少资源。和不少医生聊天后,马海平认为,诊后随访是一个相对空白、却值得开拓的市场。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对诊后沟通有较强的需求。当患者完成手术后,有时会伤口发痒,如果他找其他医生治疗,医生由于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情况,不敢轻易下判断。但如果他能够找到手术主刀的医生询问,就能快速得到诊断。医生也有长期跟踪患者,检验自己的治疗是否有效的意愿。

  目前在中国,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合适的诊后随访工具。患者想再次见到医生,只能到医院挂同一个医生的号,往往他的需求只是问几个小问题,却可能为此耗费大半天的排队挂号时间。

  这是个既真实存在,又未被有效解决的市场痛点。不过,当马海平要真正去解决这个问题时,却遇到了不少难题。

  用互联网改造医疗

  借助以前的资源,马海平很快组建了一个10多人的技术和运营团队,他还需要招聘2~3名专业医生,负责患者和平台上其他医生的需求管理。可他发现,自己找不到愿意来的医生。

  “你们搞互联网的人哪里懂医疗啊?”“手机上能动手术吗?”这是马海平接触的一些医生,在听到“互联网”的字眼时,总会提出的质疑。马海平开始特意找一些对移动医疗更感兴趣的医生,告诉他们,用互联网改造医疗,不是意味着改造手术,而是要改变低下的医疗流程和效率,填补诊后随访的空白。最终,3名医生被他成功说服,加入了“一呼医生”。

  组建好团队后,马海平开始研发产品。他首先对几百名医生进行了访谈调研,从中得到一个关键信息:尽管治疗不是一个绝对标准化的过程,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平台,还是应该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操作,降低双方的沟通成本。

  这也是“一呼医生”的一个主要功能。一个患者得了病毒性感冒,医生在APP内为他打上“病毒性感冒”的标签。这个标签会智能调动医生预设的针对性提醒,并推送给患者:“今天晚上记得吃药,多喝水,早点儿睡觉。”“你的感冒已经到了第三天,可以停用退烧药了。”“今天是第七天,你的感冒应该已经痊愈了。注意规律饮食,多锻炼身体。”增加此类的提醒,对于医生只是添加一个标签的时间,而患者得到的是更具关怀和个性化的就医体验。

  经过3个月的研发,“一呼医生”首个版本上线。马海平把重点放在组建的地推团队上。他招聘了30多个全职人员和近百名兼职人员,让他们在医生空闲的时间一对一上门推广。经过两个月的地面推广,北京地区使用“一呼医生”的医生人数突破了1万人。

  让医疗更有价值

  对于在线咨询的费用,“一呼医生”的推荐定价为49元、69元和99元3档,咨询费完全归医生本人所有。“我们就是要让医生收费,而且是高收费。现在中国的医院里,主治医生的挂号费为5元,医生实际只拿到1元。这是对医生劳动的不尊重,所以医生只好在药上赚钱。”马海平说。事实上,在“一呼医生”的平台上,很多医生都选择一个较低的价格,甚至免收咨询费,来更好地维系与患者的关系,比如胡林就一直采取免费的方式。

  “一呼医生”并没有透露其具体的用户数,胡林表示,每个月,他在该平台上的患者数量至少会增加四五百名。2015年春节开始,“一呼医生”已准备向北京以外的城市扩展。

  相比赚钱,马海平认为,“一呼医生”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先把市场做起来,黏住用户,做到这点后,自然会有很多可以盈利的模式出现。移动医疗此前大多集中在诊前市场,事实上,病人离开医院是康复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青铜器摘自《第一财经周刊》2015年24期)

  吴杨盈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