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 关键字:农作物,病虫害,农业
  • 发布时间:2015-10-10 09:42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工业以及化工业有着显著的影响。最近几年,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可以供玉米种植的土地越来越紧张,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怎样利用较少的土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需要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玉米高产和优质还收到玉米病虫害的影响。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群众缺少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导致了玉米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导致了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做好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玉米常见的病虫害的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玉米种植 病虫害发生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9-0094-01

  近年来,玉米用于饲料消费的数量持续增加,玉米种植效益连年提高,明显优于其他作物品种,导致诸如大豆、水稻、棉花等作物耕地逐步改种。国内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东北、华北产区,玉米已成为大多数农户作物种植的首选。2014年,黑龙江种植面积增至536.04万公顷,增幅为11.61%。黑龙江仍是本年度东北玉米扩种的主要区域。随着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呈现上升的趋势,需要我们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1 玉米黑粉病

  1.1 发病特点

  玉米黑粉病又称为黑穗病是黑龙江地区主要的玉米病害之一,该种疾病的发病中较为普遍,在一般的发病年份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不大,但是在爆发年份会对玉米造成严重的减产现象。该种疾病能够感染玉米生育期间的各个时期,凡事具备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组织都可以被感染,发病之后会在患病部位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物,其中要是由病菌代谢的产物,刺激组织而形成的菌瘿,在组织的外表层由记住表层组织所形成的薄膜包裹住,最初为白色或者紫红色,然后逐渐变为灰色,最后变成黑色,成熟之后,外模破裂分散出很多的黑粉组织。该种疾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进行发生感染,病菌会随着风雨昆虫进行传播,瘤状物破裂之后还可以第二次进行侵染。该种疾病最常发生在玉米抽穗期和开花期,高温、高湿以及玉米组织存在伤口是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1.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播种前可以使用多菌灵进行药剂拌种,或者使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其次,做好农业防治工作。选择抗黑粉病的玉米品种,实行科学的轮作技术,做好玉米抽穗期和开花期的水肥管理工作,在玉米抽雄期千万不要受旱,做好科学施肥管理工作,施入合理的氮肥,避免玉米出现徒长。降低机械耕作过程中对玉米植株的伤害,在玉米苗期应该结合间苗工作将带病的植株拔除,集中销毁,同时,在施入有机肥过程中,应该保证农家肥完全腐熟,这样能够降低病菌的侵入;最后,做好药物防治工作。苗前可用50%克菌丹200倍液或15%三唑酮750~1000倍液,每公顷1500kg进行土表喷雾,消灭初侵染源,幼苗期再喷洒1%的波尔多液具较好防效。在病瘤未出现前喷15%三唑酮、12.5%烯唑醇,花期喷0.2%的福美双可降低发病率。

  2 玉米螟

  2.1 危害特点

  玉米螟是一种吃危害玉米植株的一种虫类,还有人称呼它为空心虫。这种害虫十分喜欢啃食玉米的中嫩叶和嫩茎。其中玉米螟危害最为严重的就是玉米螟幼虫,孵化之后,幼虫会潜藏在雌穗着生的叶片之中,啃食花粉和嫩叶组织,进入四日龄之后,主要会危害玉米的茎杆组织。生活在雌穗顶端的幼虫会取食花丝和玉米粒,导致玉米籽粒不健全,从而引起腐烂,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玉米螟幼虫对玉米灌浆期的玉米穗危害最为严重,这一代幼虫主要会危害玉米品质和产量。

  2.2 防治措施

  首先,做好农业防治工作。玉米螟和成熟的幼虫主要会在玉米秸秆和玉米根茬中越冬,因此,在冬季和春季交替成虫羽化之前,采用铡、轧、沤、泥封等措施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消灭越冬的重口基数;其次,做好化学防治工作。玉米螟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心叶期。此时当花叶率超过20%之后,采用药剂颗粒进行撒播最为合适。此时可以选择使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1%1605颗粒剂,2.5%西维因和3%呋喃丹颗粒剂灌到玉米大喇叭口内,也可用50%乙基1605乳剂1千克用10千克水稀释拌入50千克过筛的细炉渣颗粒上,撒入大喇叭口内,每株适量。穗期发生时,可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1000倍液滴灌雌穗花丝心。

  3 玉米红蜘蛛

  3.1 危害特点

  玉米红蜘蛛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主要会危害玉米的叶子,玉米叶子被危害之后,叶片变得枯黄。危害期主要在每年的7~8月之间,先是在玉米田间以点状形式发生,然后在连续阴雨天气下,进行传播,一般在沙壤土的玉米田地中发病比较严重。

  3.2 防治对策

  首先,做好农业防治工作。及时的将田间杂草清除田地外,减少红蜘蛛的寄生场所,降低玉米田间的重口基数,同时,还要避免与豆类和花生作物进行间作,降低危害程度;其次,做好药物防治工作。可以选择使用15%扫螨净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5%扫螨净与40%氧化乐果按1:1比例的混合后喷雾,或每亩用1~1.5公斤甲拌磷颗粒剂或甲拌磷乳油拌适量细砂隔行均匀撒于玉米行间。

  参考文献

  [1]高英,杨荣成,易江,张新民,陈莲花,艾尼瓦.叶尔羌河流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J].新疆农业科技.201(02)

  [2]林美新,徐良忠.甜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无公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04)

  [3]王晓鸣.玉米病虫害知识系列讲座(Ⅱ)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鉴别与防治[J].作物杂志.201(03)

  [4]何宪江.凯里地区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4)

  [5]陈国伟,于微,王玉庆,史凤艳,董洪玲.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22)

  隋广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