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税收里的“熔断”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熔断机制,税收征管
  • 发布时间:2016-01-12 09:16

  “熔的是股,断的是心”,这是新近股民对熔断机制的调侃。自本月熔断机制正式实施以来,A股开市4天就被熔断两天。1月7日晚证监会紧急发文暂停熔断机制。

  所谓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对于熔断机制在中国股市不成功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称阈值(幅度)太低的,有称受经济气候影响的,也有称向下“熔断”停止交易加速了离场恐慌的。无论哪种观点都凸显了一个事实,即熔断机制引发了对应的经济行为。而这在我国税收领域,不能不引起重视。

  “熔断”,在税收征管领域没有明确的术语。但是,却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事实,如广告费扣除、公益性捐赠扣除、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税前扣除标准、小微企业流转税税收优惠、税收滞纳金的缴纳……

  熔断的显著特点有两个,一是“规定的点数”,二是“控制风险”。这在上述税收政策中均有存在。像费用扣除好似向上熔断,到了一定的比例就不得再扣除了;而税收优惠则像是向下熔断,到了一定的比例就不得享受税收优惠了。不论哪个方向,目的都是为国家防范税收流失的风险和为纳税人带来税收优惠,涵养税源。

  但这样的“熔断”,无疑会为让纳税人产生相应的经济行为。从经济行为角度分析,逐利的纳税人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利用“熔断”机制。遵守法律的,是各种各样的纳税筹划;而罔顾法律的,却是各种各样的偷税、漏税。

  同理,这样的“熔断”也会让税收征管人员产生相应的经济行为。作为个体,税收征管人员天然与“国家”这一集体概念存在利益区别。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存在税收征管人员会利用税收“熔断”中的各种条件,在税收征管权力的庇佑下,为所欲为,“吃、拿、卡、要”正是这样诞生的。可以说,一些基层税收官员扭曲的霸权即由“熔断”激发。除此以外,税收征管任务也是这种“熔断”机制下的畸形产物。税收征管任务下,完成税收任务的时候,可以向纳税人施人情得好处;没完成任务时,又可以从施了人情好处的纳税人那里要任务。这样的“规定数值”,既能“控制”税官们面临国家压力的风险,又能“控制”税官们滥用税收征管权力的风险。

  在此情况下,“熔的是税,断的是心”。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税收里的“熔断”,从税收改革的根本上尽力消除“熔断”的负面影响。

  文 夏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