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去沈阳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采风,见到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称的百吨大酒海。大酒海的外围是用长柳条编成,里面糊了1000层树皮纸,酒海里的酒直接与纸接触,却点滴不渗。当年,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酒海用时6年才建成,现依然保持着吉尼斯纪录。
这些或大或小的酒海,像佛门净地的歌,足够淡定,也足够打动人。我用手摩挲着酒海的柳条,想起岁月的年轮。我的思绪在那些柳条中游走着,甜甜的、醇醇的,感受着酒中的禅思和深意。
我向博物院院长祖忱先生请教这种最原始的贮酒方式为何叫“酒海”,祖忱先生笑着说:“酒从酿造开始就风姿独立,出酒后或多或少地烙上了粮食的火气、戾气以及粗糙脾性,只有把酒放入酒海,假以时日,这些东西才能被一一消融掉。柳条和树皮纸恰似海滩无穷无尽的沙子,海水可以把脾气交给沙子锻造,酒海里的酒也一样,它要把自己交给柳条和树皮纸去浸染和经营。这样,它的性情才会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最终变得柔和、明澄。”
我听后,深深地点头。酒是物质的,修炼是精神的,这样的寂寞销骨又别有风情,恰似雪天里一个人行走在天地间。这酒带着八旗井泉水特有的神秘和灵气,带着一些前世的味道款款而来,仿佛能看见紫色的酒香,一缕缕飘过来,像佛家音乐一样声声让人心醉,却又能在关键的地方一下击中你的心灵。
祖忱先生又说:“平时,我喜爱习练书法。以前,我什么体的书法都写,却不见长进。后来,我从酒海中得到启示,守定乾隆大字榜书,一遍遍地去练,像酒海里的酒一样把自己放在一定的方圆领域里专注修为。现在,我写的‘紫气东来’、‘福田花雨’等字,几可与先祖先贤的遗墨乱真。这说明,一个人即使具备某种资质,也必须找到固定的方向,不断精进,才会达到某种境界。”
确实,人生的旅途有许多歧路,也有很多笃定的选择。与其说是意志在驱使,莫如说是一种更加巨大的外在光辉静静地照耀着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心灵一旦平静,那么方向也就相当清楚地固定下来了。正像东山魁夷所说,“这条路既不是明朗的、骄阳普照的路,也不是笼罩着凄惨、暗淡阴翳的路,而是一条在清晨的微明中,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自由自在的路。”
酒海对美酒来说是一个大的修炼场,一处大的嬗变池,这种修炼真的很好。人也一样。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河流,这河流可能因水流湍急而使人们无法到达对岸。但是,如果我们把身体放在一艘大船中,你就能从该来的地方来,到该去的地方去。这一艘大船,便是酒海一样的修炼场。岁月高高在上,人生低处禅修。我想正是时间的沉淀、自我的修为,才成就了人生的醇厚和高度。
文 付秀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