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鼓励网银免费转账 推出三类银行账户制度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免费转账,网银
  • 发布时间:2016-01-12 10:31

  种种迹象显示,网银转账的全面免费时代正愈行愈近。去年的圣诞节,央行给大家派发了一份圣诞大礼——2015年12月25日,央行正式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并强势表示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未实行免收费业务的银行,将“不再对其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相应业务免费”。

  网银转账免费时代来临

  在《通知》中,央行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利用新技术,创新支付服务产品,不断改进账户服务,满足存款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同时,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处理渠道,制定差异化的收费策略,为存款人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支付结算服务。银行可自行确定或者调整免费转账限额,并向社会公告。

  具体来看,央行鼓励银行对存款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办理的一定金额以下的转账汇款业务免收手续费,实行部分或全部免收费的银行须将具体方案报送央行。同时,央行明确表示,自2016年4月1日起,对于未报告的银行和未实行免收费的业务,将不再对其通过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办理的相应业务免费。此举被认为将利于增强商业银行对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首的网络转账的竞争性。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目前许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支付平台转账业务,从父母向子女转零花钱、学生向学校缴纳学费,到房客向房东交房租等,都需要转账业务。与此同时,整个电子商务行业中的上下游结算大都依赖这一功能。而此前,借助于有条件的“免费转账”,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抢夺了大量传统银行转账业务的客户。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的《2015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63%的用户主要使用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连续4年呈线性增长趋势。2015年全国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32%,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近14.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1%。

  多家银行加入普惠政策

  早在2015年9月,招商银行就宣布实行网银、手机银行转账零收费。自9月21日起,该行网上银行不论本行或者跨行,同城、异地转账全部免费。自此,所有个人客户通过招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pp办理境内任何转账业务均享受零费率。随后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纷纷跟随,宣布网上转账手续费全免,所有个人用户可通过这些银行的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免费办理各种转账业务。

  此后,2015年10月,中信银行宣布手机银行实时转账零手续费优惠,并在12月1日,再度宣布正式取消个人网银境内转账手续费,实现在手机银行、个人网银渠道转账手续费的全免;浙商银行则自12月5日零时起,对个人客户结算电子渠道全免费。

  记者发现,在央行新规出台之后,越来越多银行加入到了“免费”阵营中。中国电子银行网显示,央行新规推出之后,短短一天内,就收到20家银行发来的关于最新的资费调整信息。截至12月26日,共有70家银行开启网银、手机银行普惠政策。

  不过,在中小银行积极实行网银转账免费的同时,基于网点多、客户黏性大等因素的考量,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依旧实行转账收费,仅在使用网银和手机银行转账汇款时提供一定程度的优惠。

  银行账户进入“2.0时代”

  “这次《通知》除了推进网银转账免费以外,还包括另外一条主线——改革账户制度,包括:一是切实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以适应需求;二是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全面落实个人账户实名。”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表示,“现有账户管理办法都是基于柜台管理,已不适宜多渠道开户形式以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便利性要求。此外,2000年,国务院正式确立个人银行账户实名制度,该制度的实施落实仍不容乐观,开立匿名或假名银行账户等情况仍时有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知》提出将个人人民币银行账户分为三大类,不同类别的账户享受的服务范围和权限均有区别。

  根据《通知》,以往通过银行柜面开立的账户划为Ⅰ类银行账户;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受理银行账户开户申请的,银行可为开户申请人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其中,Ⅱ类和Ⅲ类银行账户不得存取现金,不得配发实体介质,但可提供限定金额的消费和缴费支付等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个人经济活动的丰富多样,对银行账户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中,支付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需要银行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更新服务理念,拓展银行账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将三类账户以实名属性进行划分,被业内认为将有利于支付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平衡。“随着个人银行账户新规的出台,在消费者眼里,银行账户这个原来只能在线下通过面签开立的实体账户概念开始互联网化,银行账户进入2.0时代。”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认为,对银行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董俊峰指出,未来线上开立的银行账户,与之前支付机构线上开立的支付账户,会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基于线上开立的银行账户,在使用渠道、功能、限额受一定管制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创新出更多网络化的服务,应用于互联网场景,值得大家关注。

  文 张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