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将解放9000万人 一整天被方向盘铐在车上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7-26 15:14
一份研究数据显示,汽车出行让全球人类每天有1300亿分钟浪费在堵车上,这相当于有9000万人整整一天被方向盘铐在车上,这是非常大的生产力浪费。
当你需要出行,只需要在穿戴设备上发送一条指令,一辆汽车就会自动来到你身边,这辆车可能不是你自己的,但你也不需要熟悉如何去驾驶它,因为你仅需要吩咐它你想去哪儿,你就可以安心在车上享受休闲的时光了。这辆车不等红灯,不会堵车,特别适合城市通勤需求,它会用最快的方式将你送达目的地……
这一想法并非天方夜谭,特别是当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被阿尔法狗完败之时,这种猜想的可能性离现实又进了一步。正如围棋峰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专家认为的那样:人工智能比我们希望的要慢,但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更快。
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关于汽车的定义便发生了变化。百度CEO李彦宏说:“驾驶这一套东西完全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它已经不像车,更像电脑了。”就在这两年,包括大众、福特、通用等一众全球大型汽车公司都就未来汽车的出行,调整了自身战略,并把公司由传统的汽车企业,定义为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
在今年6月份的亚洲CES上,由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出行服务的这一愿景,被包括百度在内的多个公司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所描绘。从“去年都还在谈新能源和充电桩,到今年更多的参展商探讨的却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的这一变化,不难发现交通和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且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而在汽车和交通方面的所有进步和变革,都指向了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无人驾驶。
从安全到效率
其实,在这个终极目标下,还得有一个重要的阶段,叫做自动驾驶。而现在的汽车公司包括供应商,集中讨论的点也是主要是在自动驾驶阶段。
所谓自动驾驶,在汽车业内看来,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雏形也就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比如预碰撞系统、车道保持等。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优良成本控制,这一项项技术正在由豪华车转向普通品牌,甚至是目前不少自主品牌车型,也搭载了较为全面的安全辅助系统。
眼下,各大车企在车上搭载了更多的智能辅助系统,汽车也能完成某些特定的“自动驾驶”动作,比如高速公路上的自适应巡航,驾驶者不需要用脚操作油门和刹车,只需要手握方向盘,就能跟随前车的速度进行行驶,前车如果减速或遇到堵车而停车,后车也能跟随前车的脚步;再比如说目前一些较为豪华的车上搭载的自动泊车功能,能通过扫描车位,方便驾驶者更容易、更便捷地停车。
当然还包括行车摄像头对限速标志的扫描,进而提醒驾驶者的行车速度;在紧急情况下的自动制动,减少碰撞发生的可能性。这些单一化的动作,初衷是通过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运算,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化,减缓驾驶者的工作强度和犯错几率,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的安全无疑是汽车发展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关注点。但实际上,人们对移动的需求更体现在了效率上,他们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到达更远的地方。从马车到汽车,从高铁到飞机,人类出行工具的迭代和进化过程,一个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效率的提升。
在汽车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半径和效率之时,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也引发了城市的交通堵塞,这反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交通效率。一份研究数据显示,汽车出行让全球人类每天有1300亿分钟浪费在堵车上,这相当于有9000万人整整一天被方向盘铐在车上,这是非常大的生产力浪费。
为什么不把这种重复无聊,且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呢?这也是当前众多科技公司和传统汽车公司对汽车出行的困惑,自然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百度CEO李彦宏认为,驾驶是一个简单重复性的脑力劳动,这些重复性的工作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和机器所替代,不再需要驾驶者的干预,无人驾驶汽车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普及。
所谓的无人驾驶,它依靠人工智能、传感器、定位系统和导航系统的协同合作,让计算机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车辆。因此,无人驾驶比自动驾驶高出一个等级,将为人类的交通安全和效率带来全新体验。
三十年还是两年?
无人驾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出行效率,从这一层面来看,无人驾驶在道路交通和人的需求矛盾之下,将来得更加迅速。至于无人驾驶是在2020年还是2025年的时候到来,业界对此的评判意见不一。
从2009年就开始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Google,其研究院认为:“无人驾驶车的真正出现可能比曾经预测的时间要晚很多,最长可能需要30年”。但福特、宝马、沃尔沃和Lyft则宣称,他们将在2021年前后生产出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乐观,都自称无人驾驶车辆将在两年内问世。
相信绝大多数的人相信,无人驾驶一定会到来,只不过在探讨无人驾驶之前,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率先实现到达自动驾驶这一领域,因为无人驾驶所涉及的不再是单一车辆,而是整个道路交通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包括相互之间的互通问题,所以无人驾驶将比自动驾驶来得更晚。
对于自动驾驶,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体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全球最大的汽车和交通解决方案供应商博世此前表示,到2020年,博世所有新的产品都将具有互联性,同时也将投资3亿欧元新建人工智能中心。今年年初,本田也在日本和硅谷成立了AI研究中心,致力于机器人技术以及作为其基础的AI领域,为在新领域创出新价值。
未来美好的出行已经被汽车行业和科技行业规划得天花乱坠,但从目前智能驾驶辅助到自动驾驶再无人驾驶,当中所经历的阻碍和困难仍然重重。比如在技术上,如何保证摄像头和雷达智能感知的精准性?雷达的高昂成本,数据的处理复杂性何时才能取得重大突破?如何让深度学习机器进行辨别破坏规则的参与者?在社会属性上,自动驾驶和之前的完全人工驾驶在切换期如何做到共融?无人驾驶参与者的责任立法应该如何制定?……这些都是实现无人驾驶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是无止尽的,博世研究驾驶辅助的工程师Jack倒不担心上述问题如何去解决,他告诉《汽车公社》记者说:“如果把倒车雷达、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看做每一个独立点的话,那所有的这些点在成熟后,再经过我们的努力,把它变成聚集一个个面,这个时候,自动驾驶就真的来临了,这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在未来,当全自动汽车数量足够多,道路交通的形态很有可能“轨道化”,为了避免行人和人工操作者干扰到正常的交通运行,或许天桥和地下通道会越来越多,尽可能少的干扰会带来尽可能高效率的交通运行系统,以及更低的事故发生率。
回首汽车行业近百年的历史不难发现,所有技术的迭代和更替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也就意味着经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无人驾驶,正在阔步向我们走来。
文/杜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