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土灶台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土灶台
  • 发布时间:2018-03-28 15:10

  下午又在“乡村大锅台”吃饭,“饭醉党”们早早就到了。

  “乡村大锅台”是近年流行的餐饮连锁店,生意很好。它摸拟了过去农村土灶的操作流程,使人们的乡心有了渲泄的舞台。服务员烧起火来,在锅里扔下几块老火腿炒熟,再倒进去一盆土鸡肉炒熟,加进水煮着。这时围在四周的伙伴们就热烈地谈论着家乡的灶台、土鸡、腊肉、父亲和母亲等等。之后,洒杯越来越满,嗓门越来越高,闲活越来越多。结果无人不醉。

  看着这热气腾腾的“大锅台”,我便想起老家的土灶台。一开始,它的主人是爷爷。早晨天才亮,我就听见爷爷坐在灶间剁猪食草的声音。太阳照进院子,爷爷的猪食就煮好了。他就烧起另一口大铁锅,下米煮着。煮米水将开未开,爷爷拿了筲箕,支到一个瓦盆上,再拿起一个葫芦瓢,把锅里半生的饭和水一起舀起来,放到筲箕里去滤着。之后洗净大锅,搁上清水,放入大木甄子,开始蒸饭。蒸到甄子上沿喷热气,再把预先拌好的半盆包谷面放进去一块蒸。直到甄子上沿又喷出热气来,饭就做好了。那时候米不够吃,所以要加包谷面。这就是爷爷做饭的全过程。至于做菜,土豆花菜白菜,一炒一煮,很简单的,不说也罢。从甄子放入大锅那一刻起,我便一步也不离开灶台,眼睛一会看看甄子,一会看看爷爷。爷爷当然明白我的心思,甄子又喷气了,就用勺子从甄子里舀出包谷面掺和着米的饭来,两手飞快地捏成一个饭团。我接了饭团,到灶炉里扒烤饭团,待四面焦黄,就吃着饭团跑出去玩了。有时,爷爷会在灶台上切煮好的腊肉,油浸浸的闪着让人流口水的黄光。之后,爷爷会舀来一碗饭,在砧板上搓来滚去。这碗油滚饭,就是他对孙子的特殊照顾。那时,我觉得一家人的日子,都在这个灶台上,而切肉的日子,又是多么地稀少啊!

  慢慢地,爷爷端不动甄子了。饭好了,他便撤去灶堂里的火,等着母亲回来。再后来,这工作便由我妈接替了。母亲接管厨师的工作后,特别讲究灶台的干净,常用竹子做成的刷子去反复涮,再用抹布擦干净。她说灶台不干净,灶神要怪罪,那样一家人就得饿肚子的。灶神,我确信它不存在,但对母亲的说法,也不敢反驳,毕竟没有比吃饭更大的事了。送灶的日子,母亲总要花半天时间打扫卫生,然后逼我虔诚地供奉、叩头,因为女人是不送灶神的。到半夜,母亲指挥我用蜂蜜把灶五爷贴好,然后送到大门外。待我转回来,母亲让我吃剩下的肉,她在一边守着。我认为,这是她对我的特别关爱,天下慈母心啊。

  生活慢慢好起来,母亲用大锅炒肉、蒸肉包子、炖鸡、做汤圆。一家人的日子,就这样红红火火,没有比这更幸福的时候了。

  我工作后,母亲已经学会用电饭锅、电炒锅了,但她总唠叨饭不好吃。我剩机煽动说:“那你干吗不用土灶呢?”母亲说:“太麻烦了。等过节的时候再用大灶煮给你们吃吧。”

  我看着眼前的“乡村大锅台”,眼眶有些发潮。见不到爷爷更见不到母亲,有大锅台又有多少意义?见不到灶间的柴草,没有灶间蜷缩着的那只猫,那条小狗,就没有了家的感觉;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和责骂,听不到姐妹们的笑声,就没有了家的温馨;见不到一缕缕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炊烟,乡愁就成了孤魂野鬼。

  云南 杨启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