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缝”中谋求业务突围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夹缝,谋求,业务,突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2-21 13:02
从2009年底监管层开闸到2010年1月7日,首只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正式发行,再到去年“小集合”顺利突围,逐渐成为券商理财的主角,其发展可谓神速。
究其原因,除了券商理财在产品和规模上都有待寻求突破,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方面有待创新外,来自基金“一对多”的挑战,更是催生了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的横空出世。
夹缝中挣扎求生
国内券商理财始于2005年,从推出的时间上便落后于基金理财和银行理财,加之其发展速度缓慢,其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更是比不上公募基金。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数量为80只,总规模仅为978亿元。而同期的公募基金各类资产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
究其原因,首先,券商理财产品定位为私募性质,受相关规定影响,在产品和品牌宣传上与公募基金大张旗鼓的推广相比,显得非常“低调”,甚至于运作三年后,还有许多投资者没有听说过“券商理财”。其次,券商理财产品参与门槛较高,一般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首次参与金额都在5万元以上,与公募基金千元参与门槛相比,显得“较高”。
而在渠道为王的现实下,银行理财更是“傲视天下”,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达到了7524款,产品总规模达到了43.27万亿元,2009年实际募集规模更是达到了9000亿元。
在券商“小集合”推出之前,理财产品市场存在一个购买金额的金字塔:最底端是一般的基金产品,购买金额1000元起;向上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起步5万和10万元;100万元以上归私募产品所有;1000万以上的多为券商定向理财计划;顶端的便是基金专户理财,门槛多高达5000万元。
不难看出,券商理财对资金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尚属“空白”。 与产品空白相应,券商资管业务发展也亟待产品创新。
在美国成熟券商的利润来源结构中,资产管理是核心业务之一,与经纪、投行一起成为收入的三大来源。对比之下,国内券商的主要盈利局限于证券经纪、承销和自营三大传统业务,其利润收入一般占到总利润的80%,且经纪业务中的佣金收入一项就占据总利润的50%以上,其它收入创造的利润仅占20%。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造成券商的盈利水平与市场走势高度相关,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经营风险大。再加上佣金快速下滑,券商过分依赖经纪业务的盈利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单单提供通道式服务愈加难以为继,必须为客户提供保值增值服务,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基金“一对多”催产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自“出道”就一直面临着与基金的竞争,不仅在数量上受压制,在业绩上 “牛市不牛、熊市不熊”的状态也使得其倍显尴尬,在与基金的竞争中更是屡屡惜败。虽然券商集合理财在2009年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的开闸,券商理财更是遭遇突袭。
2009年9月1日基金专户“一对多”第一批名单出炉,紧接着9月4日第二批“一对多”产品出炉,无论是产品推出的速度,还是募集速度,其进程皆可谓神速。很显然,凭借100万元的起步价,基金“一对多”产品一举杀入券商和私募的势力范围,其火爆发行的背后,是券商原来专户理财的领地遭到强硬对手——基金的蚕食,这让券商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因此,已经“受够了与基金的同质化竞争”的券商理财,在基金“一对多”的逼宫和激发下,越来越在创新上下功夫,券商更是将希望寄托在位于中高端客户、设计较为灵活的理财产品上,以图抢夺中高端客户。
2009年底,随着监管层对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审批加速,并放松了产品存续期和规模的限制,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应运而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