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股该买还是不该买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低价股,信号,控股权
  • 发布时间:2011-02-21 13:18
  继2004年、2008年之后,A股市场再度陷入悲观脆弱时期。随着国电电力、京东方A相继跌破3元,市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低价股”这个特殊族群,甚至引发对“仙股”的审视与思考。

  股价重整不可避免

  近期国电电力等“2元股”的出现,无疑是市场的悲哀。不仅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已经遭受重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2元股”的出现,折射出市场估值回归的必然性。但能否因此理解为市场估值的简单轮回呢?

  实际上,早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就有不少市场人士纷纷预言A股市场将出现“仙股”。理由很简单:股改之后,市场“堰塞湖”得以疏浚,全流通的市场环境已经决定了整体估值水平的下降,而随着股指期货这一做空体系的建立,做多已经不再是投资者的唯一选择。低价股的重现或许不再只是简单的估值轮回。

  三大主要因素

  通过对过去几年多次滑落至低价族群的个股进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不外乎三大主要因素:

  首先,行业因素。纵观曾经出现的低价股,大多数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传统行业,部分行业甚至逐渐进入了衰退期。如*ST源发、ST二纺属于传统纺织服装行业。

  其次,公司因素。除了行业性因素之外,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是一大关键问题。当初的*ST石化属于石化行业,但是在石化行业整体转暖情况下,公司的经营业绩却出现大幅度亏损,净资产一度变成了-7.45元/股,而2003年底公司涉及的诉讼案件就多达11宗,公司经营、财务和法律等问题成为公司的“绊脚石”。

  最后,市场因素。虽然市场不至于“放倒”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公司持续快速的股本扩张行为则可能为日后发展埋下隐患。作为沪深两市上市至今总股本增幅第四名,经历反复股本扩张之后的申华控股,总股本由上市时的50万股演变成了如今的17.46亿股,总股本膨胀了3492倍。

  是否是底部信号

  就在低价股俱乐部扩容的同时,股东增持、回购甚至上演控股权争夺,一幕幕精彩大戏陆续上演,让投资者仿佛回到了2008年年底那个寒彻入骨的冬天。似曾相识的弱势行情,似曾相识的市场现象,不少投资者开始憧憬着市场已经出现了底部信号。

  2008年11月7日,ST厦华盘中创出1.05元的最低价,距离1元以下的“仙股”仅咫尺之遥。与此同时,还有*ST夏新也仅以几分钱的价差面临成“仙”。

  然而,回顾当时的市场状况来看,作为市场估值极弱标志,准“仙股”的出现似乎已经意味着风险释放趋向充分,疲弱的A股在2008年10月底就悄悄结束杀跌甚至酝酿转机。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低价股密集出现,这只是市场淘汰机制的一部分,预示着底部即将来临。但目前距离历史底部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有专家表示“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作为市场的一个心理指标,低价股的规模值得关注。”

  该买还是不该买

  有了2008年的历史经验之后,A股市场的参与者们似乎学聪明了。人们总结出,在熊市底部往往低价股丛生、破净股屡见不鲜。然而,大幅调整之后遍地的低价股就更值得买吗?

  众所周知,2008年10月28日的上证指数1664点和2005年6月6日的上证998点是A股市场上两个著名的大底。根据统计情况来看,998点时沪深两市股价在5元、10元以下个股占比分别69%和96%,破净个股179只,破净率13.5%;1664点时沪深两市股价在5元、10元以下个股占比分别为59%和88%,破净个股170只,破净率10.68%。而目前沪深两市的市场状况远没有达到当时的极端情形。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资金有限,往往容易产生低价股便宜的错觉,但是买的数量多少与股价并没有任何关系。”

  “从2元到1元有50%的下跌空间,从10元到5元也是50%的下跌空间。股价高低只能相对于公司自身的估值、业绩和成长性,股价低,但股本大且业绩一般的公司成长性也未必会更好。”上述分析师补充道。

  在其看来,电力、钢铁等低价股密集的周期性行业,业绩回落速度往往要比股价回落要慢一些。而对于市净率相对较低的公司来说,是否存在价值还要结合整体市场环境。从长期看,一些行业和个股的业绩会进一步回落,股价还将面临重新估值。但如果这些行业已经被低估的话,应该具有一定的短线机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