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带来了什么?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高铁,招标,腐败
  • 发布时间:2011-08-01 08:44
  中国高铁以高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有一种说法中国用6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但在高铁舒适快捷的同时,其安全隐患和高票价也饱受质疑。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从北京到达天津仅用30分钟,发车间隔3分钟;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建成通车,武汉到南京不到3小时。一时间,高铁以速度快、舒适度高、便于出行等受到称赞。

  在高铁备受追捧的2009年,其对于500公里以下航线以及对500到800公里航线产生了影响。根据当年冬春季航班数据显示,与2008年同期相比,武汉至南京的航班数量已由每日5班减至2班,运力减少了60%,客流量减少了70%。同时,公路客运也在那一年感受到了竞争压力,许多公路客运企业开始发掘“点对点、门对门”的服务优势,“高速铁路正在优化运输结构”成为一时之论调。

  高铁的利好更在区域经济上有所体现。在武广高铁尚未开通运营时,广州与武汉就已经研究制定了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首批项目24个、总投资117.6亿元。

  但正如一个事物的两面,高铁的发展也因票价过高、安全隐患等问题而屡遭质疑。以武广高铁长沙至广州段为例,高铁全程约2小时,但一等座票价近500元,而同段路程飞机全价票才不到800元,且时间仅为1小时。

  而在高铁大量运行之际,很多慢车和普通列车被逐渐取消,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背负高价“被高铁”。

  高铁建设资金的大量投入带来了产业招标运作背后的腐败,高铁的“经济机遇”也带来了“沿线房价的上涨”。

  最响亮的质疑声出现在高铁频发事故之后。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以来,事故频繁,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更瞬间引爆了对高铁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的探讨。很多人在微博上发出了“高铁恐慌”、“高铁减速”的感叹。也有人认为这些事故的发生恰是“高铁带给我们的思考”。

  《投资者报》分析员 戴维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