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手握46亿高铁股 长城等六成公司失语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公募,高铁股,长城,失语
  • 发布时间:2011-08-01 09:53
  “7-23”事故当天及后一天,高铁板块迅猛下跌,这背后,并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对“高铁概念”的再定义。

  近期,公募基金中短期对高铁概念的态度谨慎起来。根据二季报,24家基金公司旗下44只主动管理型基金重仓持有高铁股,持股总市值为46亿元(详见表格)。

  需要说明,文中所指的高铁概念股指与高铁有关的基建、轴承等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监控、紧急制动等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中占较大比重的个股,共28只。

  《投资者报》对24家基金公司一一采访,包括持股市值过5亿元的长城等11家基金避而不答;接受采访13家基金公司多数认为,短期冲击较大,中长期机会要根据事故原因以及每家公司受影响度重新定价。

  短期受到牵连

  高铁概念股“卖”的是成长性,这些公司的技术实力、外延式发展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前景等,均是受到公募基金的青睐。

  然而,随着7?23”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以及技术成熟度的质疑直指背后的投资价值。

  从高铁的长期价值来看,接受采访的公募基金趋于一致,但中短期来看,虽有分化但整体偏谨慎。

  在给《投资者报》的采访回复中,申万巴黎投研认为,铁道部或将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大检查,高铁建设工作重心将再度转移,投资者期待的铁道部改革、大规模招投标、新线路的规划等工作进展可能推迟。

  “另外,此次事故将对高铁客座率产生负面影响,短期将会影响铁道部设备招投标进度,进一步影响高铁设备商的收入结算进度。”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中欧基金,其认为,中短期看,此次动车组追尾事故的严重性充分反映了我国高铁在硬件设施方面以及铁路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受此影响,高铁建设进度和节奏无疑将会放缓。

  “从事故列车的主要构成系统来看,我们认为机车制造、电气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领域均会受到直接影响,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业绩需进一步评估。”中欧基金进一步指出。

  中期看调查结果

  对于高铁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大多数基金公司认为,要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重新定位。

  申万菱信认为,由于事故原因还未最终确定,不能排除车辆设备与事故发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但此次事故说明高铁动力系统、防灾监控、列车控制、紧急制动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其中,动力系统和列车控制系统有车载部分和地面部分,如果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车载设备的设计制造存在安全隐患,则将对我国高铁设备商的中长期收入预期造成负面影响;如果调查结果显示问题出在地面设备,则对我国高铁设备商的中长期影响偏小。”

  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长盛基金也表示,将秉持审慎态度,围绕相关股票的估值开展深入研究,并结合事故调查结果进行理性评估。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南方基金公司、中欧等。

  然而,国泰事件驱动基金经理王航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车事故将会对高铁概念股形成相当长时间的影响,会让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理性投资者对相关个股投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投资者报》记者 岳永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