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那些喊“卖出”的分析师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股票,渤海证券,高华证券,分析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5-28 14:25
碰到过股票“卖出”评级的投资者请举手。一定很少有人能幸运地举起那只手,这种幸运丝毫不亚于一级市场最火热时新股发行的中签率。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在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的2011年共计24154次对上市公司股票的评级中,“卖出”评级(本文的“卖出”包括“回避”、“弱于大市”等类似明确不看好的评级,下同)仅有76次,占比0.31%。
而这一年,是举世皆知的A股大熊市,上证综指全年下跌了21.68%,深证成指下跌了28.41%。在评级报告的展望时间一般都不超过半年的情况下,券商分析师们还是更愿意用“买入”、“推荐”等激励人心的字眼给股票们戴上“高帽”。
内地资本市场缺乏“卖出”评级的现象并非2011年所独有,它由来已久,且到了2012年仍旧如此。
截至5月24日,今年以来同花顺iFinD公开的14818次上市公司评级中,仅有25次“卖出”评级,比例比去年更低,仅占评级总数的0.17%。
本来,资本市场上的“买”和“卖”是孪生一对,券商分析师的评级本也应该成对出现,既然呼吁了“买入”,总该会有“卖出”的时候,但用一位受访的不愿具名的内地某券商研究所研究员的话说:“在利益的驱动下,券商分析师即便知道了需要卖出,也不会以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卖出“”。
去年仅0.31%报告喊“卖出”
“券商分析师就是个最不负责任的导游,从入口带你进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了,需要游客自己寻找出口,安排出园的时间。”笔者参加私募投资圈聚会时,一位资深的股票投资者如此看待券商分析师这一职业群体。
从他们给上市公司的评级中,的确能看到这些不负责的导游的影子。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有99%的分析师只会作出“买入”评级,仅有极少数分析师作过“卖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内地券商基本都有自己的研究所,每个研究所均有各个行业的分析师,这些分析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研究报告,并对行业和上市公司的投资进行评级。
目前市场上的评级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买入”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强烈推荐”、“推荐”、“强于大市”等,第二类是“中性”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观望”、“与大市同步”等,表示既不看好也不看坏,第三类是“卖出”评级,同等级评级用语还有“回避”、“弱于大市”等。
理论上说,在一个中长期时间段内,“买入”评级和“卖出”评级的数量应大体相仿,因为市场交易是相对的,有买就有卖,就如市场有上涨也会有下跌一样,在上涨的年份可能会出现“买入”评级多些,而在下跌的年份应该出现“卖出”的评级多些。
但统计数据显示,现实并非如此,不论是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还是近些年沪指从6100点杀奔1600点的惨烈年份,券商分析师作为一个整体始终没为投资者提供与市场走势吻合的投资建议。
以2011年为例,在同花顺iFinD上,有1196位分析师发表了24154次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评级,主要为“买入”类评级,其中“超强大市”、“强烈买入”、“强烈推荐”等这类强烈推荐买入的评级共有1331次,普通的“推荐”类买入评级共有19087次,两类合计20418次,占报告总数的84.5%。
而当年给予股票“卖出”评级的仅有76次,占评级总数的0.31%。这里所说的“卖出”评级包括所有明确不看好的评级,如“回避”、“弱于大市”等。另外还有3660个中性评级,占比15.15%。
渤海、高华最敢唱空
“哪家券商给了卖出评级,他们不担心得罪机构吗?”一位券商研究所所长在得知这个数据之后反问记者。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共有19家券商在2011年作出了“卖出”评级。作出“卖出”评级最多的两家券商分别是渤海证券和高华证券。
渤海证券共作出了27次“卖出”评级,值得注意的是,这少见的以至于有些惊人的“卖出”评级均来自一份名为《寻找能源、民生、粮食、出口主题:引领的新一轮投资热点》的报告,其署名作者为任宪功。但当记者联系该作者时,该作者称实际作者应为杜朴,因为后者为该公司入职不满一年的新员工,因此不具有署名资格。
报告的刊发日期为2011年6月22日,该日杜朴对晋亿实业、广船国际、太原重工、昆明机床、中南重工、中国船舶、巨力索具等公司给予了“回避”评级。在渤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末尾,附注了对上市公司的评级说明,“回避”指未来6个月内绝对收益率小于10%。
《投资者报》对这27次评级在满6个月时的股票表现进行了验证。数据显示,共有25次评级符合股票收益率低于10%的限定,如果再结合大盘检验,有20次低于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其中跌幅最大的依次是巨力索具、中国船舶和中南重工,半年内跌幅均超过50%。
如果持有上述股票的投资者恰好阅读了这份卖出报告,且按其操作,那么或可避免一笔巨大损失。
推出“卖出”评级第二多的是高华证券,共有25次“卖出”评级。不同的是,这25声“卖出”来自多份报告和多位研究员之手。
高华证券的评级相对简单清晰,该公司只给出三类评级:买入、中性和卖出。买入和卖出是相对于所在行业的潜在回报率决定,低于潜在回报率的即为卖出。潜在回报是指当前的股价与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价之差。
数据显示,这25次评级中,半年之后有16次被评价股票低于同期大盘涨跌幅。
除了这两家公司外,上海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国金证券分别也作出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卖出”评级,其他公司分别作出一次“卖出”评级。
总体来看,在76次卖出评级中,共有61次喊“卖出”的股票在评价后的半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共涉及58只股票,其中中国远洋、光明乳业(600597,股吧)和海普瑞(002399,股吧)分别被评价了2次;此外的15次被喊“卖出”的股票,在低迷的市场中逆势上涨。
市场需要“卖出”评级
作出“卖出”评级真的就那么难吗?
正如本文开篇那位研究员和上述研究所所长所言,喊“卖出”的难处并不在研究技术上,而在经济利益上。
对于一位长期跟踪某个行业的分析师而言,“买入”和“卖出”评级在技术上完全是相同的。
因为在评价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前,一位负责任的研究员需要走访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增长情况,同时考虑当时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股票市场状况,然后给出合理估值,再根据该股票估值与同行业公司股票的估值比较,最后作出相应的评断。
显然在评级前,分析师不知道应评在哪一档,而是在研究之后才能确定评在哪一档上,但在评级展望时间一般都半年的情况下,理论上,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被评在“买入”档的会多些,而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情况就会相反,如在2011年市场全年整体走跌的行情中,应该会出现众多的“卖出”评级,而不是有高达84.5%的“买入”评级。
“他们给予”卖出“评价,对机构投资者会造成冲击,并且也会对市场造成冲击。”上述研究员解释称。
如其所言,最先受到“卖出”建议冲击的是机构投资者,因为他们手中持股量较大,这些机构投资者往往是券商报告的买方,也可以说是券商研究所的衣食父母,在如此直接的利益纠葛下,分析师在发布 “卖出”评级前很难不考虑衣食父母的脸色。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