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证合作起步 券商资管将迎爆炸式增长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申银万国,民生银行,券商,银证合作
  • 发布时间:2012-05-28 14:36

  “这是商业秘密,不方便接受采访。”申银万国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单蔚良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在谈到申万正在推行的一个创新业务时这样回答。

  这里的商业秘密,是指申银万国和银行合作,共同推出集合计划,取代盛行一时的银信恋(即银行人民币理财对接信托业务)。

  这项业务创新,正在券商内持续发酵。信托公司靠着此项业务,管理规模在两三年内得以迅速发展,券商资管也做着同样的美梦。

  幸运的是,从实践情况来看,这或许不是白日梦。

  从记者得到的消息看,先行者申银万国管理的相关资金已经高达100多亿元,赚取的利润已经达到4000多万元。

  不仅是申银万国,目前很多券商都瞄准了这一目标。银河证券资管部的一位投资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他们也正在着手做这项业务。

  纷纷瞄准银证合作

  “最近已经有不少券商和我们沟通过,要发行这样的产品,公司也在研究。”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产品总监张立洲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说。

  银证合作本质上就是一项通道业务。他们合作的方式之一是将原来的银信合作变为银证信合作,增加券商作为中间渠道:银行将资金委托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通过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对接信托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再给到融资客户。

  “目前,城商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早已经开展,四大行目前还没有涉及。”北京的一位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四大行业务庞大资金充足,自身经营同业业务已经绰绰有余,不需要再通过其他渠道。

  广义范围的银证合作涵盖第三方存管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债券回购业务、融资业务、理财业务及其他创新型业务。银证合作算得上是创新型业务。

  “5月初创新业务大会召开,在会议的鼓舞下,很多券商都在摩拳擦掌。”上述投资经理道,南方多家券商已经介入,还有的券商正在申请资格。

  总部位于两广地区的一家中型券商于今年初开展了此项业务,不到3个月的时间业务规模已逼近10亿元。这个数字几乎是行业同期单只集合理财产品平均募资额的2倍~3倍。去年底,上海某非上市大型券商通道资金规模接近100亿元。

  券商由于不负责销售,也不负责设计产品,只坐地收取管理费,收费标准大约是千分之三,利润非常可观。

  上述投资经理还向记者透露,申银万国可以说是国内做得最好的券商。但究竟以何种方式进行银证合作,部门负责人单蔚良表示模式很容易模仿,因此不方便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们从信托公司引进了一位经理,基本上复制了信托发展的样式。”上述资管投资经理向记者透露申万迅速发展的秘密。

  银信恋分手的结果

  如果银信恋没有受到限制,银证恋很难能掀起一股旋风。

  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信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银行募资投资贷款类信托;二是权益类信托方式,主要用于购买一个公司或者多个公司打包的应收债权,如各种票据;第三是将募集的理财资金投资于公司股权。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贷款无门,因此能够间接给客户提供融资的银信合作产品受到追捧,但是由于把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信贷规模管控失效,银行资产风险骤增。

  2010年5月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6149亿元,而当月全部银行的人民币新增贷款不过6394亿元。到当年8月份,银信合作的资产规模合计达到了2万亿元。

  如此规模巨大的“另类贷款”,自然令有关监管部门不敢掉以轻心。2010年8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的72号文,传统的信贷类银信合作基本停止。

  在银证合作叫停以后,庞大的资金仍然要寻找投向。于是,券商资管成为他们众多选择之一。

  “在信托受限的背景下,券商资管面临了非常好的发展时机,有望实现爆炸式增长,摆脱券商资管长期发展缓慢的窘况。”一位券商分析师分析道。

  发展面临不确定性

  银证合作虽然是块大肥肉,但存在众多问题,这令开展该项业务的券商和银行比较小心。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就有一些银行不愿意过多谈论合作细节。

  “银证合作虽然做的券商越来越多,但仍然是小规模,希望不要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而遭受不必要的麻烦。”上述投资经理担忧道,“如果说业务规模做大了,管理层会不会像关闭信托一样,也限制券商?”

  在他看来,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如改革开放初期,任何创新都会得到力推,而现在,一经公开这种创新模式,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譬如风险谁来监管、负责等等,可能会对新生事物造成影响。

  “根据银监会72号文的思路,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以管道、平台角色开展的银信合作持否定态度,那么,银证合作中证券公司同样扮演”通道角色“,有什么理由证券公司就可以做大?”上述投资经理如此表示。

  另外,券商还不像信托具有放贷资质,要从事这项业务,需要在产品设计上做出改变。如果大规模推广,这项限制能否放开也是未知数。

  除了监管层面,银证合作还有其他难题。譬如,银证合作的主导权在于银行。这项业务很简单,信托已经站稳了脚跟,只不过因为现在面临困难,银行才选择了券商。银证合作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得到银行的支持,否则银行翻脸,券商就傻眼了。

  “这项创新业务并不是真正的管理业务,即使管理的资金上百亿,也不是真正的资产管理。资管业务最根本的是考核投资业绩,资产规模一点点增长。这项业务中,券商始终处于配角,提供最简单的通道业务,不能体现投资能力。”他如此评价。

  但是他也承认,这项业务将给券商资管带来巨大的利益。他还透露今年券商出现了一个新趋势:“过去的评价体系是考核规模,考核投资业绩,而今年是创收,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即使成绩好,规模上不去,也不行。因此像银证合作肯定会得到众多券商的追捧。”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