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不倒 红旗H7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红旗,成熟平台,历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7 08:50
H7采用了红旗系列全新的H平台,开始摆脱沿用成熟平台的模式,对于红旗发展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红旗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要说一下它的历史,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连续性,它推出的每一款车型,就像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任务一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却难以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还比不上某些自主品牌的发展意义,不过普通老百姓依然对它的发展充满了期盼。但纵观近年来的发展,似乎离我们老百姓越来越远,或许是我们对它的期望过高,又或许这位富家公子自我感觉良好。不得否认,要问大家自主品牌当中地位最高的品牌,很多人会说起红旗这个名字,但要问问理由的话,总说不出太多,这就是一种情怀,红旗这个品牌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汽车品牌,也是自主品牌当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但“官场”优先的发展模式一直局限了红旗的发展,甚至到现在依然让人认为它更像一汽怀中的襁褓,哪怕是现在最新的H7,刚上市阶段也会针对大单客户和政府采购为主,渐行渐远的感觉确实让人担忧。
依旧端庄贵气
回归到H7的本身上,官方说法是采用了红旗最新的H平台,反正我觉得并没有像之前盛世一样,几乎就是采用了换标的模式,已经让人感到欣慰。这次H7的重新包装在手法上更加聪明了,起码不会让给我们看上去有像哪一款车型的感觉,虽然谈不上有太多设计上的亮点,但中庸且大气端庄的车身造型却比较符合其公务定位。无论是灯组的造型还是车身线条的运用上,都显得相当保守,但细看之下灯组细节的用料还是显得有点廉价的味道,希望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我们试驾的试装车身上。要说我不满意的设计就在于轮圈以及方向盘上的那个Logo,感觉是破坏了红旗原有的风韵,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能够接受这样的设计,还不如直接上个一汽车标来得实际。
内饰的设计同样跟外观的风格比较相似,以年轻人的眼光看可能略显老气,但另一方面却显得沉稳有力,但有多少领导真的会在意设计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只在乎乘坐是否舒适,后排是否足够宽敞,后排设备使用的便利度等。在后排表现方面,H7的配置也不会吝啬,双区独立空调以及通风座椅都奉上,绝对是后座至上的表现。不过H7也可能是试装车的关系,在各个按键的质感处理上并不到位,甚至带来一定的生涩感,希望到时上市的新车在这方面会得到一定的改进。
轻松易开,意料之内
这次红旗H7的试驾地区安排在杭州市区,老实说,在杭州市区里试驾确实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星期一,交通拥堵的情况绝对不会比北、上、广好到哪里去,几乎到哪里都是工地或者司机左穿右插的,而且还有各种路段的限牌陷阱,很容易让外来驾驶者不知所措。回到红旗H7的动力表现,试驾车型装备的是V63.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厂家并没有告诉我们这台发动机来自哪里,但明眼的消费者应该也能猜到它的身世,动力的平顺性没得说,发动机的运转素质也是不错,只是略显沉重的车身会有所拖累。变速箱的表现也没话可说,哪怕在拥堵的市区道路上行驶也并没有带来太多的顿挫感觉,对于舒适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H7对于外界的隔音确实做得比较到位,唯独就是发动机的声音让人略感烦躁,与安静的驾驶环境有点不搭。2000转不到发动机声音已经开始传入驾驶室,前排乘客感受尤为明显,还好动力发放的顺畅性容易让人忽略这一点。
其实H7开起来真的很轻松,并不是说它能有多好的灵活性,能有多强的攻弯能力,只是它无论从方向助力还是指向性方面,都非常接近日系豪华车的水平,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尺寸偏大的车身之外,其它方面都不是问题。不过行车质感方面还是有可以提升之处,或许因为车身增重的关系,悬挂需要重新调校,偏软的悬挂回弹速度未如理想,在通过连续的起伏路面时,明显感觉节奏会慢上半拍,而悬挂运动时传入车内的声音也稍微偏大,还好轮胎的静音能力做得比较出色,进一步降低噪音的影响。由于这次试驾的过程中更多,停留于市区的拥堵路面当中,并没有太多机会体验到H7的高速性能,要说等到下次有机会,可能真得猴年马月了。因为H7在上市初期只会面向政府或者单位大单采购客户,私人市场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
红旗H7并没有完全复刻之前盛世的路线是值得嘉许的,不过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当中也碰到了不少问题,这点对于红旗的发展来说是避免不了的。红旗要做的,就应该让一汽放开手出去闯,任由市场的洗礼,在不断的磨练过程当中学习进步,不然一直生活在政府的庇佑之下,是不会得到成长的,甚至连一些自主品牌都不如。大家都对红旗充满了期盼,我可以把H7看作一个新的开始,但往后的路要怎样走下去,还得看领导的远见了。
Text/Photo:何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