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

  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渐的将市场准入放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国银行业截止到2010年底,出现了3769家法人金融机构,其中有外资法人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等,在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也逐步将产权改革完成,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最终形成了一个充满竞争的银行业。由于我国银行业推行的改革中市场参与者的进入更多的是由监管部门决定的,所以对我国当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对绩效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金融担负着资金融通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健康稳健的发展与全国经济以及金融市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过因为历史和体制等因素,在我国的银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产品创新缺乏、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以及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这种现象与我国急速运转的经济形势极不符合,因此银行必须要努力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随着我国银行业自身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银行业逐渐开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对自己的产业机构进行调整。本文对银行产业机构变化对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大家参考。

  1.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概述

  市场的竞争状态是由市场结构描述的,在分析时一般从进入(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份额这三个方面开始的。进入(退出)壁垒反映了银行业市场外部与内部的关系;而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则将相互竞争的公司在市场内规模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了,所以必须要从卖方以及买方这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分析[1]。由于我国银行业当前处于卖方市场的时期,存在着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市场增量改革就成为了我国银行业进行改革的重点之一。

  必须要以微观企业为基础进行银行业绩效的研究,以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作为银行业绩效的基础。行业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其经营目标必然是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绩效中一定将企业绩效的一般性包括在内。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莹莹期间内但各银行所实现的经营成果,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企业,它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高复制经营的特点,所以其外部性很强,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14期2013年第3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整个经济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风险的影响。所以银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将风险因素考虑到,受到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的约束。综上所述,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必须要包括在商业银行绩效中。

  2.市场结构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在中国许多学者近年来通过对产业组织的相关理论的运用,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呈现在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中,这是由于高度垄断的市场机构存在于我国银行业中才造成的。通过比较市场集中度以及资产收益率等相关经济指标,可以看出用来对银行绩效进行支撑的国民经济总体效益低是导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低的资产收益率甚至亏损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国家严格管制我国的银行业造成了不断恶化的银行经营环境,最终造成银行效益的不断下滑。通过对在2004-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其他的商业银行只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所以中国银行市场集中度过高对良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妨碍作用[2]。

  同时又有人表示过于分散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结构来说并不适合,必须要保持行业结构的相对集中,从而对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具有更好地促进作用[3]。

  3.实证分析银行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

  企业行为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而经济效益又是由企业行为决定的。效率只有在竞争中才会产生,从而实现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市场效率可能会受到任何市场势力的影响而导致偏离。市场绩效的实质是对市场运行效率的反映,这是以S-C-P分析范式为根据得到的结论[4]。

  在S-C-P分析范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利润的回报于集中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利润率的提高与市场竞争集中度互为因果。我国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并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是我国银行业体制的特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是在很弱的市场竞争体制下进行数量扩张的模式。所以在S-C-P分析范式中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并不存在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当中,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大造成的过高的管理成本,最终导致低下的银行整体运转效率。以上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在经济转轨中我国的银行业还要走比较长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市场集中度是存在正相关的,在银行业中,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正相关的理论未必适用。

  4.银行业产业机构改革建议

  运行效率问题的改革。运行效率的问题应该是银行业改革的重点,而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是其本质。在中国银行市场中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中银行业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过在现实的情况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以及资产收益率相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要低很多。导致这种效率底下的因素是比较多的,由于中央政府持有中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导致内在的权力制衡机制的缺失,所以股份制改造应该是以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方向[5]。

  放松金融进入的管制。必须要放松金融进入方面的管制,对民营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予鼓励,将将我国银行业开放的程度提高,从而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起到促进的作用。

  首先我国的银行业属于国家高度的集中与高度行政垄断,然而效率却比较低,所以价额觉上述矛盾的关键就是将行业进入管制放松;其次我国非金融性企业的规模与银行的规模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国银行行业机构存在着冲突。所以中小型银行的发展滞后是中国银行业市场机构中必须要解决的弊端,金融资产过于集中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利,因此,必须要将金融企业的进入机制放松。

  由于外资以及民营成分的缺乏,市场的整个产权出现了主体趋同的的趋势,不仅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大大削弱,还直接的影响了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要想促进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促进不同的产权主体的形成,最终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实现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产业组织理论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银行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来分析研究银行业,可以给发现:企业行为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而经济效益又是由企业行为决定的。所以,市场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国银行产业机构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势必会促进银行业绩效的不断提升。

  于冬青(作者单位:中信银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